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香销人寂寂,铺碧断尘埃。
积雨声初尽,高僧定未开。
冷痕穿竹去,秋阵隔泉回。
此处应长在,閒人况不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僧院景象。"香销人寂寂",写出了僧院中香烟袅袅的氛围已经消散,只剩下一片寂静,反映出僧人的修行生活和环境的清净。"铺碧断尘埃",则以青苔铺满地面的形象,暗示了僧院远离世俗喧嚣,只有自然之色留存。
"积雨声初尽",诗人捕捉到雨后的片刻宁静,积雨的声音刚刚停止,显得格外清晰。"高僧定未开",进一步描绘僧人在禅定中未被打扰的状态,体现了僧院的宁静与修行者的专注。
"冷痕穿竹去,秋阵隔泉回",通过描绘冷意透过竹林,秋风吹过泉水的声音,营造出一种空灵而深邃的意境。这句诗运用动态的元素,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最后两句"此处应长在,閒人况不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超然世外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认为这样的僧院环境应该永远保持,因为闲适之人更是不会轻易涉足。
总的来说,赵湘的《僧院苔》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僧院的静谧与禅意,展现了诗人对清修生活的敬仰和对自然与宁静的追求。
不详
郊园春已暮,霁色射疏篱。
地静苔过竹,沙清树入池。
野人来尽日,山鸟话多时。
偶傍松窗立,微风动七丝。
倚云生处绝尘埃,见说嵩高客寄来。
扶醉未闻和屐到,伴吟曾是探山回。
寻僧过竹青敲月,看鹤沿池冷卓苔。
知渡寒溪偏得力,夕阳风紧打冰开。
何年凿藓纹,寒气触僧魂。
穴在青松底,泉通白石根。
汲因尝茗客,窥有断肠猿。
偶向秋来照,吟髭雪露痕。
摇落拂残棋,萧骚傍菊篱。
砚浮窗外影,人拾树中诗。
扫绿粘苔冷,烧红煮茗迟。
巢乌还有意,犹在月明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