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倚云生处绝尘埃,见说嵩高客寄来。
扶醉未闻和屐到,伴吟曾是探山回。
寻僧过竹青敲月,看鹤沿池冷卓苔。
知渡寒溪偏得力,夕阳风紧打冰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场景,诗人赵湘通过包山人的拄杖,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品格与山居生活的独特韵味。首句"倚云生处绝尘埃",写出了山居环境的高洁与远离尘世的宁静。"见说嵩高客寄来",点明了杖子的来源,暗示了包山人与外界的联系仅限于偶尔的访客。
"扶醉未闻和屐到",暗示了山人饮酒自乐,生活随性自在,来访者少且不扰其清静。"伴吟曾是探山回",则描绘了包山人喜好游山吟咏,杖子见证了他探寻自然的足迹。接下来两句,"寻僧过竹青敲月,看鹤沿池冷卓苔",进一步刻画了山中夜晚的寂静与禅意,杖子在月光下敲击竹林,伴随着池边鹤鸣,显得尤为幽深。
最后两句"知渡寒溪偏得力,夕阳风紧打冰开",寓意深远,杖子不仅帮助山人度过溪流,更象征着坚韧与力量,即使面对严寒与风紧,也能破冰前行。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杖为线索,展现了包山人隐逸生活的恬淡与坚韧,富有画面感和哲理意味。
不详
何年凿藓纹,寒气触僧魂。
穴在青松底,泉通白石根。
汲因尝茗客,窥有断肠猿。
偶向秋来照,吟髭雪露痕。
摇落拂残棋,萧骚傍菊篱。
砚浮窗外影,人拾树中诗。
扫绿粘苔冷,烧红煮茗迟。
巢乌还有意,犹在月明枝。
讲馀精小笔,深院竹脩脩。
试墨因磨雨,思山忽写秋。
静曾穷鹤趣,高亦近诗流。
更拟缘清思,和云状沃洲。
陶家宜寂寞,多醉复多才。
锁印秋山入,移琴夜雨来。
试茶还扫叶,买树亦和苔。
妙句邻僧乞,仍闻得药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