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群玉装成宝璐垂,月扶疏影上馀杯。
莫言一醉驱愁得,载酒须来一百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宴饮的景象,诗人通过对酒器、月光和影子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温馨而愉悦的夜晚聚会场景。开头两句“群玉装成宝璐垂,月扶疏影上馀杯”中,“群玉”可能指的是精美的酒具或饰物,它们被巧妙地安排在桌上,形成一副华丽的摆设。"月扶疏影"则是对夜晚月光下的温柔描摹,它映照在酒杯之上,让人感觉到一种静谧与和谐。
最后两句“莫言一醉驱愁得,载酒须来一百回”表达了诗人希望这个美好时刻能够长久,通过饮酒来忘却烦恼。"莫言一醉"意味着即使喝到酩酊大醉,也不必急于打破这愉悦的氛围;“驱愁得”则是说借助酒精来消解心中的忧愁。而“载酒须来一百回”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宴会能够持续多次,享受这样的欢乐时光直到第百次。
整首诗通过对物质和情感的细腻描写,传递出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片刻的珍惜与向往,以及对酒作为社交媒介、情感寄托角色的赞美。
不详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阴阴翠竹锁虚堂,竹外青山半出墙。
七尺龙牙消白昼,便应题作小秋霜。
霜天晓日鉴中新,眼力由来未见真。
万古茫茫一尘迹,碧山无际水无垠。
凭虚瞰碧与云浮,只有闲身尽日留。
更拟梦回还独上,来看残夜水明楼。
表里江山面面来,秋风此日偶徘徊。
尘埃阅尽心如鉴,一到江楼眼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