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其二)

绿杨堤,青草渡。花片水流去。

百舌声中,唤起海棠睡。

断肠几点愁红,啼痕犹在,多应怨、夜来风雨。

别情苦。马蹄踏遍长亭,归期又成误。

帘卷青楼,回首在何处。

画梁燕子双双,能言能语,不解说、相思一句。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翻译

绿色的杨柳堤岸,青翠的草地渡口。花瓣随流水消逝。
在百舌鸟的鸣叫声中,唤醒了沉睡的海棠。
几滴伤心的红泪,痕迹还在,想必它也在埋怨夜晚的风雨。
离别的痛苦难以言表。马蹄踏遍长亭,归期又一次落空。
卷起窗帘的高楼,回头望去,却不知她在何方。
梁上的燕子成双成对,它们能说会道,却不懂得诉说相思之情。

注释

绿杨堤:绿色的杨柳堤岸。
青草渡:青翠的草地渡口。
唤起:唤醒。
海棠睡:海棠花的沉睡。
愁红:伤心的红泪。
啼痕:痕迹。
夜来风雨:夜晚的风雨。
别情苦:离别的痛苦。
长亭:古代送别的地方。
归期:预定的归期。
帘卷:卷起窗帘。
回首:回头。
何处:哪里。
画梁燕子:梁上燕子。
相思一句:表达相思的话语。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水边的动人画面。"绿杨堤,青草渡",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江南水乡的清新景色,绿柳依依,青草茵茵,显示出春天的生机盎然。"花片水流去",暗示着时光流转,花瓣随流水飘逝,寓含了岁月易逝的感慨。

"百舌声中,唤起海棠睡",通过百舌鸟的鸣叫唤醒了沉睡的海棠,生动地描绘了春日早晨的宁静与生机。接下来的"断肠几点愁红,啼痕犹在",借海棠花的凋零,寄托了词人内心的愁绪和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

"夜来风雨"进一步加重了词人的离愁,海棠的残红更显得凄美,仿佛在诉说着风雨中的无奈与哀怨。"别情苦"直接点明了词的主题,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期待重逢的期盼。

"马蹄踏遍长亭,归期又成误",词人骑马远行,长亭送别,却再次延误了归期,增添了离别的苦涩。"帘卷青楼,回首在何处",想象着青楼上的人儿也在翘首期盼,但彼此的距离却遥不可及。

最后,词人将视线转向屋檐下的燕子,"画梁燕子双双,能言能语",它们虽能言语,却无法传达词人深深的相思之情。这句寓言式的表达,既写出了词人对燕子的羡慕,也揭示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尽的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通过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词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祝英台近.晚春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贺新郎(其四)用前韵再赋

肘后俄生柳。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右手淋浪才有用,闲却持螯左手。

谩赢得、伤今感旧。

投阁先生惟寂寞,笑是非、不了身前后。

持此语,问乌有。青山幸自重重秀。

问新来、萧萧木落,颇堪秋否。

总被西风都瘦损,依旧千岩万岫。

把万事、无言搔首。

翁比渠侬人谁好,是我常、与我周旋久。

宁作我,一杯酒。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

濮上看垂钓。更风流、羊裘泽畔,精神孤矫。

楚汉黄金公卿印,比著渔竿谁小。

但过眼、才堪一笑。

惠子焉知濠梁乐,望桐江、千丈高台好。

烟雨外,几鱼鸟。古来如许高人少。

细平章、两翁似与,巢由同调。

已被尧知方洗耳,毕竟尘污人了。

要名字、人间如扫。

我爱蜀庄沈冥者,解门前、不使徵书到。

君为我,画三老。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吉席

瑞气笼清晓。卷珠帘、次第笙歌,一时齐奏。

无限神仙离蓬岛。凤驾鸾车初到。

见拥个、仙娥窈窕。玉佩玎珰风缥缈。

望娇姿、一似垂杨袅。天上有,世间少。

刘郎正是当年少。更那堪、天教付与,最多才貌。

玉树琼枝相映耀。谁与安排忒好。

有多少、风流欢笑。直待来春成名了。

马如龙、绿绶欺芳草。同富贵,又偕老。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