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静照禅师塔

简老已归黄土陌,渊师今作白头翁。

百忧三十馀年事,陈迹山林草野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书写于他为纪念一位名叫静照的禅师而立的塔时。通过这短暂的四句,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归向自然的心境,以及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深刻体悟。

“简老已归黄土陌,渊师今作白头翁。” 这两句诗描绘了时间对人的影响。"简老"指的是年迈之人,而"归黄土陌"则隐含着生命的终结和回归自然的主题;"渊师"是对那位禅师的尊称,"今作白头翁"则表达了时间让人变老的无情事实。诗人通过这两句勾勒出生命从青春到老年的过程,以及自然界与人类共同经历的沧桑巨变。

“百忧三十馀年事,陈迹山林草野中。” 这两句则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反思。"百忧"指的是无数的忧虑和烦恼,而"三十馀年事"则是一个时间跨度,可能是指禅师一生中的重要时刻或事件;"陈迹山林草野中"则是这些往事留下的痕迹,如同被大自然所吞没的遗迹,展现了历史的长河和个体生命的渺小。

整首诗通过对比简老与渊师的境遇,以及对过往岁月的回望,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纷争、寻求内心平静的哲学思考。王安石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文学功力,将禅宗思想与个人情感融合,以诗为媒介,让读者在字里行间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和自然界的永恒。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五更

青灯隔幔映悠悠,小雨含烟凝不流。

祇听蛩声已无梦,五更桐叶强知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五柳

五柳柴桑宅,三杨白下亭。

往来无一事,长得见青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青]韵

元丰二年十月政公改路故作此诗

独龙东路得平冈,始免游人屐齿妨。

更有主林身半现,与公随转作阴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争插新桃换旧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