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玉关

敛辔遵龙汉,衔悽渡玉关。

今日流沙外,垂涕念生还。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删]韵

翻译

收敛马缰绳,沿着龙汉大道前行,心中满含哀伤度过玉门关。
如今身处遥远的流沙之外,我泪流满面,思念着能够平安归还故乡。

注释

敛辔:收束马缰。
遵:遵循,沿着。
龙汉:古代对黄河的别称。
衔悽:带着悲伤。
渡:渡过。
玉关:玉门关,古代边关。
今日:现在。
流沙:沙漠。
垂涕:流泪。
念:思念。
生还:活着回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念家乡的愁苦之情。"敛辔遵龙汉,衔悽渡玉关"中的"敛辔"意味着收紧马缰,"遵龙汉"则是指顺着龙形的河流前进,"衔悽"表达了心中的忧愁,而"渡玉关"则是一个地名,常用来象征边塞之险。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行旅之间的心境与所经历的地理环境。

至于"今日流沙外,垂涕念生还","流沙"指的是沙漠中的流动的沙粒,常用来形容边塞的荒凉和遥远。"垂涕"意味着泪水纵横,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在异地漂泊时的孤独与无奈。这两句诗流露出一种深深的乡愁之情,透过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苦楚和渴望回家的强烈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故土的深切思念。这种情感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屡见不鲜,但这位诗人的表达却透露出一种特别的哀婉和凄凉,令人读之而生感慨。

收录诗词(1)

来济(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宰相,隋朝左翊卫大将军来护儿之子。进士出身,贞观年间。后迁中书舍人,与令狐德棻等撰《晋书》。永徽二年(651年),拜中书侍郎,兼弘文馆学士,兼修国史。永徽四年(653年),加同中书门下三品。永徽六年(655年),拜中书令、检校吏部尚书。因反对废黜王皇后,被武则天所恨。显庆元年(656年),兼太子宾客,进南阳县侯。显庆二年(657年),又兼太子詹事。后坐褚遂良事累贬庭州刺史。龙朔二年(662年),西突厥入寇,力战阵亡,时年53岁。著有文集三十卷,《新唐书志》传于世

  • 籍贯:任通事舍
  • 生卒年:610年-662年

相关古诗词

子规

雨恨花愁同此冤,啼时闻处正春繁。

千声万血谁哀尔,争得如花笑不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子规

月落空山闻数声,此时孤馆酒初醒。

投人语若似伊泪,口畔血流应始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山中避难作

山头烽火水边营,鬼哭人悲夜夜声。

唯有碧天无一事,日还西下月还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