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四虽

酒酣后,歌歇时。请君添一酌,听我吟四虽。

年虽老,犹少于韦长史。命虽薄,犹胜于郑长水。

眼虽病,犹明于徐郎中。家虽贫,犹富于郭庶子。

省躬审分何侥倖,值酒逢歌且欢喜。

忘荣知足委天和,亦应得尽生生理。

形式: 古风

翻译

酒喝得尽兴,歌声也停歇了。请你再倒一杯,听我吟诵四句诗。
虽然年纪大,但我还比韦长史年轻。命运虽薄,却强过郑长水。
眼睛虽有病,但比徐郎中还要明亮。家境虽贫,却比郭庶子更富有。
反省自身,深知没有侥幸,遇到美酒歌声就心满意足。忘记荣耀,知道满足,顺应天意,享受生活的道理。
无拘无束,随遇而安,这或许就是人生的真谛吧。

注释

酒酣:酒喝得很尽兴。
歌歇:歌声停止。
韦长史:人名,此处指韦姓的长史官。
郑长水:人名,此处为比较对象。
徐郎中:人名,此处指徐姓的郎中医生。
郭庶子:人名,此处为比较对象。
省躬:自我反省。
审分:审视自己的地位或命运。
侥倖:侥幸。
值酒逢歌:遇到美酒和歌声。
委天和:顺从自然,随遇而安。
生生理:生活的道理或意义。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吟四虽》,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满足和乐观。诗中通过列举自己的种种不如他人的状态,却仍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心境,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知足常乐的哲学。

"酒酣后,歌歇时" 是诗人在宴饮之后,歌声停歇之际,提出再次举杯劝酒的邀请,请求听他吟咏四季的佳句。接下来的"年虽老,犹少于韦长史。命虽薄,犹胜于郑长水。眼虽病,犹明于徐郎中。家虽贫,犹富于郭庶子",通过对比古人,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状况的乐观态度。他虽然年老,但比不上韦编三绝的寿命;命运虽然渺小,却比郑国的长江更有分量;眼睛虽有疾病,却比徐郎中更为明亮;家庭虽然贫困,却比郭庶子更为富足。

"省躬审分何侥倖,值酒逢歌且欢喜。忘荣知足委天和,亦应得尽生生理" 这几句是诗人的自我反省和对生活的总结。他审视自己的身体状况,不论如何,都要在饮酒唱歌中找到快乐;忘记世俗的荣耀,知道满足于现状,将一切委托给天意,这样也就能尽情地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刻。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自我安慰,展现了诗人在面对生活不如意时所保持的豁达与乐观。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听弹古渌水

闻君古渌水,使我心和平。

欲识慢流意,为听疏泛声。

西窗竹阴下,竟日有馀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听琵琶劝殷协律酒

何堪朔塞胡关曲,又是秋天雨夜闻。

青冢葬时沙莽莽,乌孙愁处雪纷纷。

知君怕病推辞酒,故遣琵琶劝谏君。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吴中好风景二首(其一)

吴中好风景,八月如三月。

水荇叶仍香,木莲花未歇。

海天微雨散,江郭纤埃灭。

暑退衣服乾,潮生船舫活。

两衙渐多暇,亭午初无热。

骑吏语使君,正是游时节。

形式: 古风

吴中好风景二首(其二)

吴中好风景,风景无朝暮。

晓色万家烟,秋声八月树。

舟移管弦动,桥拥旌旗驻。

改号齐云楼,重开武丘路。

况当丰岁熟,好是欢游处。

州民劝使君,且莫抛官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