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茶八首(其六)

瑞草产高山,乃不受灌溉。

鲜妍漭沆间,何曾别天地。

遇浊混不齐,清中煞有味。

自洁涤人烦,于物匪无利。

寘之邦国上,难与邾莒比。

时或逢高人,大瓢聊以试。

白云浮太虚,骤雨松声细。

岂必登蓬莱,只在玉泉寺。

我也沾馀沥,释然薄兰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高山瑞草的独特魅力,以及其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诗人通过“瑞草产高山,乃不受灌溉”开篇,强调了瑞草生长在高山之巅,不需人工灌溉,展现出其自然生长的力量和生命力。

接着,“鲜妍漭沆间,何曾别天地”两句,赞美了瑞草在广阔的天地间绽放出的鲜艳美丽,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诗人进一步阐述了瑞草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能力,“遇浊混不齐,清中煞有味”,无论是在浑浊还是清澈的环境中,瑞草都能保持其独特的韵味和品质。

“自洁涤人烦,于物匪无利”则表达了瑞草的内在纯净和对外界的积极影响,它能净化人心,对万物都有益处。诗人进而将瑞草的象征意义提升到国家层面,“寘之邦国上,难与邾莒比”,认为瑞草如果被置于国家治理之中,其价值将远超过普通的邦国。

最后,“时或逢高人,大瓢聊以试”暗示了瑞草的珍贵和稀有,只有高人方能领略其真谛。诗人通过“白云浮太虚,骤雨松声细”的景象,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表达了一种追求精神境界的渴望。他甚至提到,无需去寻找仙境蓬莱,只需在如玉泉寺这样的圣地就能体验到这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我也沾馀沥,释然薄兰芷”则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表示自己也从瑞草中获得了心灵的慰藉,如同沾染了余沥,心境变得宁静淡泊,仿佛与兰花和芷草一样,散发出高雅的气息。

整首诗通过对瑞草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和纯净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于高尚品格和精神追求的向往,以及对理想社会状态的憧憬。

收录诗词(1727)

释函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摘茶八首(其七)

茗能祛肉毒,又能解宿酲。

肉毒中身浅,中心当奚平。

举世皆醉人,谁为沃寒清。

我无此二疾,携瓶趁早春。

出山云作沫,拂水暖猋轻。

岂直扶颜色,将以濯馀生。

武夷栽自昔,至今空知名。

不可献天子,萱带徒自荣。

当时苏学士,极口羡甘馨。

形式: 古风

摘茶八首(其八)

酌水贵知源,须是石头城。

缥色入磁碗,水蔎难为名。

善饮不得味,谁闻月涧声。

冷煖何关舌,云外获其真。

能仁当自别,祇有蔡先生。

形式: 古风

采兰

幽兰产深谷,不与众卉争。

杂之蓬蒿间,桃李非其伦。

岂不羡红紫,梁园多俗情。

芬郁世所慕,几人披荆榛。

春风吹春草,习习带馀芳。

独茂谁为伍,援琴聊自鸣。

闻香思王者,龙虎兆嘉名。

采采纫作佩,终焉怀生平。

形式: 古风

种菊二首(其一)

万卉各有奇,潜颖候春泽。

茂林郁佳气,苍茫竞红白。

霖泽殊未终,春开复春落。

芳菲不到秋,讵关覆载薄。

梧桐一叶飞,草木皆萧索。

独立何煌煌,黄金曜霜萼。

岂不畏寒猋,抱一从旅泊。

将以贻幽人,遐襟恣磅礴。

晚登君子志,硕德须早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