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洙泾道中

柔橹咿呀,明波不断。轻帆吹过斜塘远。

销魂最在短长桥,垂杨低拂千条线。

疏雨疏烟,轻寒轻暖。小桃已是花开遍。

尖风渐透到蓬窗,多愁又被闲愁缠。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鉴赏

这首《踏莎行·洙泾道中》由清代女诗人张玉珍所作,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洙泾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画面。

首先,“柔橹咿呀,明波不断”,开篇即以轻柔的摇橹声和清澈的水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扬的氛围。水面上波光粼粼,仿佛是天上的星辰映照在水中,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接着,“轻帆吹过斜塘远”,轻盈的帆船在远处的斜塘上缓缓驶过,与前文的“柔橹”相呼应,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宁静与和谐。帆船的移动,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旅程的延续。

“销魂最在短长桥,垂杨低拂千条线”,当船只经过一座座或长或短的桥梁时,垂柳低垂的枝条轻轻拂过水面,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这里的“销魂”二字,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陶醉,也暗含了一种淡淡的哀愁,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

“疏雨疏烟,轻寒轻暖”,雨丝稀疏,烟雾缭绕,天气时冷时暖,这种微妙的变化增加了旅途的不确定性与神秘感,同时也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小桃已是花开遍”,春天的气息已经弥漫在空气中,小桃花竞相开放,满眼皆是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春日的美丽,也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最后,“尖风渐透到蓬窗,多愁又被闲愁缠”,微风吹过,虽然带来了凉意,但也让诗人的心绪更加复杂。这里的“多愁”与“闲愁”并存,既是对旅途孤独的感慨,也是对人生百态的深思。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以及在旅途中所体验到的复杂情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张玉珍作为清代女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能力。

收录诗词(115)

张玉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百字令.将归娄江寄友研舅氏,时主讲徐州书院

匆匆驹隙,记归来正是,重阳时节。

共剪西窗凉夜烛,细把离愁同说。

荷渚红稀,桐阴碧漏,花事怜消歇。

西风一霎,香林堆满黄雪。

最忆江路苕苕,山深芒砀,雁影无由觅。

读史豪情还访古,应谱新词稠叠。

天末停云,阶前落叶,此际难为别。

扁舟催发,野塘渔火明灭。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临江仙.仲冬接舅氏札,并索近咏却寄

目极晴江秋杪,书来独雁云边。墨痕香渍浣花笺。

吟怀真淡荡,离思转纷然。

苦忆西窗问字,消寒险韵同拈。难将近况告坡仙。

琴囊馀药物,病榻袅茶烟。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点绛唇.悔堂弟将至,走笔迎之

兰月团圞,愁中令节今宵又。吟桡来否。

只在烧灯候。别恨难消,闷也抛红豆。抛红豆。

一尊芳酒。同嚼梅英瘦。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生查子

记得别离时,犹道相逢易。

无计熨眉痕,寒暑三更矣。

落月与残砧,尽是伤心地。

纵有七香车,难载愁千里。

形式: 词牌: 生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