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都(其九)

一肩行李又吟囊,检点诗书喜欲狂。

帆影波痕淮浦月,马蹄草色蓟门霜。

故人共赠纯仁麦,荆妇同持陆贾装。

自愧长安居不易,翻教食指累高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李鸿章所作的《入都(其九)》。诗中,诗人以个人的行旅为背景,表达了对书籍的热爱和对故友情谊的珍视。"一肩行李又吟囊"描绘了诗人肩负行囊,边走边吟诵诗书的形象,流露出对知识的渴望与欣喜。"帆影波痕淮浦月,马蹄草色蓟门霜"通过景物描写,展示了旅途中的景色,既有淮河夜晚的宁静,又有蓟门清晨的霜色,富有画面感。

"故人共赠纯仁麦,荆妇同持陆贾装"表达了朋友的馈赠和家人的支持,显示出诗人在外奔波时得到的情感慰藉。"自愧长安居不易,翻教食指累高堂"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在京都生活的感慨,虽然生活艰辛,但还是担心家中的妻儿,体现了他的家庭责任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展现了诗人的学识追求,也流露了他对家庭的牵挂,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收录诗词(76)

李鸿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 字:渐甫或子黻
  • 号:少荃(泉)
  • 籍贯:安徽合肥
  • 生卒年: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

相关古诗词

赴试途中有感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觅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

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赴试途中有感

回头往事竟成尘,我是东西南北身。

白下沉酣三度梦,青山沦落十年人。

穷通有命无须卜,富贵何时乃济贫。

角逐名场今已久,依然一幅旧儒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入都(其四)

局促真如虱处裈,思乘春浪到龙门。

许多同辈矜科第,已过华年逐水源。

两字功名添热血,半生知遇有殊恩。

壮怀枨触闻鸡夜,记取秋风拭泪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伤春曲

池塘春草绿依依,万古愁魂唤不归。

羡杀南来鸿雁影,月明天外一行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