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洪锡爵所作的《吊三闾大夫读书处(其一)》,通过对云梦潇湘之地的描绘,表达了对屈原的深深怀念和对其悲剧命运的感慨。首句“云梦潇湘国已墟”暗示了历史变迁,昔日繁华已成遗迹,而屈原的居所仍留存着。“荒隅犹剩左徒居”进一步强调了遗址的孤寂与历史的沧桑。
“浪淘明月长埋骨,叶落秋林此读书”通过自然景象,寓言屈原的高尚情操和坚韧不屈,即使在死后,他的精神仍在秋风落叶中得以延续。接下来,“何处招魂歌楚些”引用《楚辞·招魂》中的典故,表达了对屈原灵魂的召唤和哀思。
“当年遗恨割商于”暗指屈原对于楚国政治的忧虑和无奈,以及他与秦国的恩怨。“青山六里今谁属”以青山为背景,追问如今这片土地属于何人,流露出对历史人物身后事的沉思。“一抹寒烟旧有庐”则以冷寂的寒烟和旧庐,寄托了诗人对屈原的追思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对屈原的敬仰和对历史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