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世纲常具六经,天应未遽丧斯文。
焚书欲灭先王道,道在人心不可焚。
此诗通过对古代圣贤教化和经典文献的赞颂,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和维护。"万世纲常具六经"一句,强调《易》、《书》、《诗》、《礼》、《乐》、《春秋》等六部古籍所蕴含的道德法则是维系社会秩序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天应未遽丧斯文"进一步指出,尽管历史变迁,但这些经典文化并未消亡,是因为它们得到了天意的响应。
"焚书欲灭先王道"一句,则是对秦始皇焚书事件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暴行的谴责。"道在人心不可焚"则深刻揭示,即使外部文献被毁,但这些经典所蕴含的道德和智慧已经融入人心,是无法彻底摧毁的。这也反映出诗人对文化内涵和精神传承的坚守。
整体来看,此诗既是在强调儒家经典的重要性,也是在批判那些试图通过破坏文化遗产来控制思想的暴政行为。诗中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感悟和对文化自信的肯定,是宋末元初时期文化保守主义的一种体现。
不详
老梅半树倚枯槎,路入湖心第几家。
水月荒凉谁复问,游人多只看荷花。
傲睨群雄百战来,独全高节老蒿莱。
三公不任云台将,物色何须及钓台。
早缀朝班附叔文,晚随儿女拜双星。
半生巧宦翻成拙,何用区区更乞灵。
怀中漫刺欲何之,四海交游只两儿。
不死曹瞒死黄祖,杀身何补汉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