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眼见盟城筑,俄闻钟鼎移。
忆君还抆泪,胡尔大无知。
名擅千钧重,功无一篑亏。
杀身因主辱,独为实前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哭李清卿侍郎(其四)》。通过这短短几句话,诗人表达了对亡友李清卿侍郎深切的哀悼之情和对时代变迁、英雄无用武之志的感慨。
“眼见盟城筑,俄闻钟鼎移。”开篇两句,诗人通过对比手法,描绘出一幅战争频仍、边疆动荡的图景。盟城的建造意味着战争的紧张气氛,而钟鼎的移动则象征着权力和政局的变迁。
“忆君还抆泪,胡尔大无知。”诗人在这里流露出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现出对时势的无奈和愤懑。胡尔即是呼伦,意指北方边疆广袤,这里象征着遥远而又无法触及的往事。
“名擅千钧重,功无一篑亏。”这两句诗强调了李清卿侍郎的才能和贡献,他不仅有着非凡的才华,而且所作所为皆是功在当时。然而,这些成就却因为时代的忽略而变得微不足道。
“杀身因主辱,独为实前辞。”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李清卿侍郎忠诚到底、为国捐躯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于他的逝去感到无比孤独和遗憾。这里的“实前”指的是真实而又坚定不移的立场和选择。
整首诗通过对亡友的追忆,抒写了诗人对于英雄末路的哀痛,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个人命运与时代大潮之间的悲剧性冲突。
不详
薄垒毡车咽,危台斥候移。
孤忠万夫望,独许寸心知。
义动乾坤正,生残日月亏。
南山竹有限,难尽泣君辞。
皇泽淹时久,人怀孝可移。
不应当后患,端恨未前知。
国破言犹壮,身亡义不亏。
青编照千古,昭代有芳辞。
气迥神清形骨立,蓝绶纡腰垂四十。
年侵运栉发蒙丝,日晚煮黎羹不粒。
教司胄子禄方来,日薄西山风已急。
平生失意固多端,忽向幽泉犹饮泣。
几处澄辉几处秋,好闲时上水明楼。
谁怜老子风前兴,为遣中郎醉上舟。
一带横空长漠漠,时看飞栋影悠悠。
今宵踏月归时节,莫骂徐郎只暗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