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李清卿侍郎(其三)

皇泽淹时久,人怀孝可移。

不应当后患,端恨未前知。

国破言犹壮,身亡义不亏。

青编照千古,昭代有芳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皇上的恩泽长久以来滋润着人们,人们的孝心可以因此转移。
不应该让后续产生祸患,只遗憾未能提前预见。
国家虽破败,但言论依旧雄壮,即使身死,道义也不曾亏损。
青史长存,光辉照耀千秋万代,显赫时代留下了美好的言辞。

注释

皇泽:皇帝的恩惠和恩泽。
淹:浸润,长久。
孝:孝顺。
后患:后续的灾祸或问题。
端:实在,确实。
恨:遗憾。
身亡:死亡。
义:道义。
青编:青史,古代用竹简编写的史书。
昭代:显赫的时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名为《哭李清卿侍郎(其三)》。诗中表达了对逝去者的怀念和哀悼,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于忠义之士的崇敬。

“皇泽淹时久,人怀孝可移。”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深远而持久的恩泽,这份恩泽让人们心存感激,不仅限于个人,更能转移到对国家和君王的忠诚。

“不应当后患,端恨未前知。” 作者表达了对过往没有预见到灾难来临的遗憾,以及对于现在痛恨无知时局的深切情感。

“国破言犹壮,身亡义不亏。” 即便国家已经破碎,但忠诚和正义之言仍旧充满力量,哪怕是面对死亡,士人也不会有半点背离自己的信念。

“青编照千古,昭代有芳辞。” 这两句通过比喻,将诗人的作品比作千年流传的青草,象征着文学和精神遗产将永远发扬光大。同时,“昭代”一词强调了这种美好的言辞能够启示后世。

整首诗不仅是对逝者的一种哀悼,也是一种文化和精神价值的传承。在这里,王洋通过对李清卿侍郎之死的悼念,表达了自己对于忠义、文学和历史记忆的重视。

收录诗词(715)

王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哭沈行彦宫教

气迥神清形骨立,蓝绶纡腰垂四十。

年侵运栉发蒙丝,日晚煮黎羹不粒。

教司胄子禄方来,日薄西山风已急。

平生失意固多端,忽向幽泉犹饮泣。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徐思远出示月夜登楼诗句法甚高不类平生语幸少卑之在我辈中自不失为社头且使时见一斑也

几处澄辉几处秋,好闲时上水明楼。

谁怜老子风前兴,为遣中郎醉上舟。

一带横空长漠漠,时看飞栋影悠悠。

今宵踏月归时节,莫骂徐郎只暗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挽玉山詹教授

鹤发双亲岁月残,既沾三釜即心欢。

广文未脱一官冷,范叔宁忘昔日寒。

文中八科名益重,魂归千里命尤难。

后生它日思风范,只向传铭石上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挽乔民瞻

世德书青史,荣名在本朝。

如何元士葬,不得大夫招。

惆怅空萧瑟,秋风正泬寥。

摇看古原上,松柏暮萧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