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门(其二)

失势愁千丈,回眸忽百寻。

后崖迷向背,半壑划晴阴。

径滑披榛翳,霜严少树林。

敝裘珍愈暖,秋塞已寒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南天门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势的陡峭和季节的变迁。首句"失势愁千丈"形象地写出山势险峻,仿佛令人忧虑重重,如同跌落千丈深渊。"回眸忽百寻"则暗示了视角的转换,从远处望去,山势曲折连绵,如同百寻之长。

"后崖迷向背"进一步描绘了山势的复杂,难以辨别前后左右,暗示了行进的艰难。"半壑划晴阴"则描绘了光影的变化,山谷间明暗交错,增添了空间的立体感。

"径滑披榛翳"写出了山路的湿滑和杂草丛生,行走不易。"霜严少树林"则点出时值深秋,霜冻严寒,树林稀疏,环境显得更加冷寂。

最后两句"敝裘珍愈暖,秋塞已寒深"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处境的感受,虽然衣物破旧,但在这样的寒冷中反而显得珍贵,更觉温暖。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环境的坚韧与对生活的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6)

徐书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答红泉题予游草之作

他乡负米记年时,惜别怀人得句迟。

系马垂杨村店酒,落帆斜日女郎祠。

心酸南浦江淹赋,肠断东风贺铸词。

不是天涯倦游客,此中愁思更谁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褚霭岩之淮阴

断魂细雨散如丝,别袂依依柳下持。

草色青迷沽酒处,杏花红点渡江时。

相逢定下南州榻,怀古闲寻漂母祠。

我亦天涯潦倒客,河干待挂一帆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上元前二日郑红泉钱百泉约斋汪云壑陈东川过集斋中

淡宕试镫风,历乱催花鼓。

盼春春已来,淑气盎亭午。

南荣坐故人,清襟散蘅杜。

瓶卉香细浮,幽禽屡窥户。

对此景物和,欢言酌芳醑。

笋韭愧粗供,厨乏络秀女。

笑语粲烛花,暖意尊前煦。

惟兹文字交,便拟醉乡侣。

中覆暗自欣,战拇纷难数。

百斛亦何辞,独醒真徒苦。

婵娟月满帘,掩映色殊妩。

工巷联臂歌,往来同织组。

试教影吟三,未许更催五。

狂思买良宵,那辨金如土。

形式: 古风

冬夜金阊道中舟行听雨同徐秋湄作九叠鼓字韵

作寒雨意浓,饱帆风力鼓。

镫影接山塘,市声收夜午。

襆被湿气侵,篷罅漏痕杜。

撇捎忙点篙,淋漓怜船户。

邻舫语喁喁,红烛共倾醑。

萧萧暮雨歌,愁杀荡舟女。

凄清冷未眠,炉灰拨难煦。

烟波连震泽,共济欣有侣。

花店七里情,高楼两岸数。

阿谁同梦甘,奈此别情苦。

徐陵绮语工,风流玉台妩。

湖云黯回首,愁绪萦如组。

淅淅增闷怀,初程才百五。

何处馆娃宫,脂粉变田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