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子.子丹将入吴,倚此为赠

黯秋山,数声啼宇,落红又送行舟。

甚竹外桃花全放,水边红豆都生。峭寒未收。

春江曲曲东流。拾翠漫寻南浦,折梅好下西洲。

待拣取蘋花,殷勤赠与,草香波嫩,路绵天晚,惟余侧帽依依望远,含情脉脉登楼。

莫勾留。归时翠梧报秋。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意渐浓、离别在即的画面。"黯秋山,数声啼鸟",以凄凉的秋景和鸟鸣渲染了离别的氛围。"落红又送行舟",运用落花象征着时光流转和离别的无奈。"竹外桃花全放,水边红豆都生",借桃花盛开和红豆相思,寄寓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峭寒未收",暗示了季节的变换和气候的寒冷,也暗含了词人内心的寒意。"春江曲曲东流",江水东流寓意着离别后的漫长旅程。接下来,词人想象友人分别后的情景,"拾翠漫寻南浦,折梅好下西洲",表达了对友人沿途风景的祝愿和对相聚的期待。

"待拣取蘋花,殷勤赠与",蘋花象征着纯洁的友情,词人希望这份情感如蘋花般长久。"草香波嫩,路绵天晚",描绘了沿途的清新景色,烘托出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最后,词人以"侧帽依依望远,含情脉脉登楼"的形象,表达了自己目送友人离去,心中充满深情。

结尾"莫勾留。归时翠梧报秋",再次强调了时光无情,提醒友人不必过多停留,秋的到来意味着新的开始。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词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离别的感慨。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贺新郎.贺爱伯师纳姬

柳外星三五。绣帘前、娟娟月样,似人眉妩。

十斛明珠连乾马,才可轻盈换与。

似解唱、微云词句。

一点灵犀芳心透,是维摩、侧畔拈花女。

微笑处,散花雨。莺年燕月休轻负。

剪芳兰、玲珑结佩,小红辛苦。

漫说藏春须金屋,留伴焦琴玉麈。

问贺监、乞湖归否。

回首霞西波如镜,定何时、同听春江橹。

团扇曲,为伊度。

形式:

踏莎行(其一)感旧

暗减幺红,潜移嫩碧。楼头无限伤心色。

晚桃几点断肠花,垂杨一树含颦叶。

无恙窗纱,依然屏格。苔廊不见双钩屧。

旧时和月凭栏杆,如今惟有栏杆月。

形式:

踏莎行(其二)雨后至城东行散

斗笠云轻,茸衫寒退。雨丝乍歇晴犹未。

衰桃几片不成霞,新苔一径难为翠。

坐树莺娇,探泥燕慧。随人新月娟娟媚。

独怜幽草过桥行,晚风吹皱寒塘水。

形式:

高阳台.己卯闰春客沪上,悽寂之况有甚往年,适兰当远惠新词,即次其韵

粉絮轻吹,青梅始弄,闰春兼闰春阴。

水样轻寒,海红帘下谁禁。

桃花不似年时面,对东风、各自沈吟。

甚江南、燕子重来,黯了红衿。

袖中花叶珍珠字,望蓬山一角,青羽沈沈。

曾记相如,罗帏病过秋深。

当时已恨风情薄,算凄凉、未抵而今。

倩何人、为作秋鸿,寄与愁心。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