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廷信母遗德诗十六韵

生传徽懿死传芳,一节端居四十霜。

细读铭文知往事,漫凭哀些发潜光。

柔嘉不愧千金子,窈窕真堪百两将。

侍膳北堂尊俎具,采芳南涧藻蘋香。

声和琴瑟辉联玉,梦协熊罴喜弄璋。

自古物情妨两大,从来女事惜偏长。

惊看明月台前镜,破作龙泉匣底钢。

漏促鸡鸣连夜杼,灯移儿影上空床。

到门惟有遗金妇,感旧时来乳哺娘。

教养渐收贫古业,婚丧已尽嫁时装。

居幽眇若微尘寄,值乱几如断梗亡。

沟壑心期惭未了,铅华颊舌笑空狂。

荆钗短发何年白,宿草孤坟卒岁黄。

本为良人存世祀,不劳明府乞恩章。

忧伤太早生多病,冻饿全经死亦常。

千古东屏山下路,烟云星斗共苍茫。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宁对刘廷信母亲遗德的颂扬之作,通过十六韵的诗体,深情地描绘了刘母一生的美德与影响。

诗中首先赞扬了刘母的品德高尚,即使在世时默默无闻,去世后仍能传颂其芳名。接着,诗人通过“柔嘉”、“窈窕”等词,赞美了刘母的温婉与贤淑,将其比作千金之子与百两之将,显示了她的非凡品质。诗中还提到了刘母在家庭中的角色,如侍奉长辈、教育子女,以及她对家庭的贡献,如“采芳南涧藻蘋香”,形象地描绘了她在家庭生活中的美好形象。

进一步,诗人通过“声和琴瑟辉联玉,梦协熊罴喜弄璋”等句,表达了刘母在家庭和谐与后代繁衍中的重要性。然而,诗中也流露出对刘母早逝的惋惜之情,“自古物情妨两大,从来女事惜偏长”,感叹于女性在人生中的不易与短暂。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以“惊看明月台前镜,破作龙泉匣底钢”等比喻,描绘了刘母离世后留下的深远影响,如同明镜般照亮后人的道路,又如宝剑般坚韧不屈。诗中还描述了刘母离世后家庭生活的艰难与孤独,以及她对家庭的无私奉献与牺牲。

最后,诗人以“到门惟有遗金妇,感旧时来乳哺娘”等句,表达了对刘母的深深怀念与感激之情。诗中通过“教养渐收贫古业,婚丧已尽嫁时装”等描述,展现了刘母在贫困中坚持教养子女,直至子女成家立业的艰辛与伟大。

整首诗情感丰富,通过对刘母一生事迹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高尚的品德、对家庭的无私奉献以及对后人的深远影响,是一首充满敬意与怀念的佳作。

收录诗词(1151)

张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芳洲,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号:方洲
  • 籍贯:浙江海盐
  • 生卒年:1426—1496

相关古诗词

为干景瞻题唐高骈山亭夏日诗画十韵

碧山亭馆抱回塘,门巷阴阴夏日长。

新竹过林梢碍柳,野藤缠树叶迷霜。

炉香细引蔷薇架,庭草阴连薜荔墙。

画栋云閒天伏暑,疏帘风急雨生凉。

棋声落枕醒幽梦,楼影沉波近夕阳。

临水独垂盘谷钓,采莲新办越溪航。

何人隔竹敲茶臼,有客携琴问草堂。

望远欲穷千里目,吟馀空费九回肠。

功名自许今犹未,寒暑催人老又将。

会整旧书归旧隐,故园松菊晚苍苍。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题石菖蒲六韵

一室萧然景最清,小池丛石细蒲生。

日长自觉閒情好,书罢还宜倦眼明。

行见有花昭上瑞,不须多节表虚声。

频呼稚子添新汲,静据胡床看晚晴。

楚畹幽期空自许,谢庭佳致蚤同盟。

凭君莫话崇高事,已伴琅玕进玉京。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送陈太常致政十韵

都门饯别马騑騑,家在千山去路微。

一代衣冠嗟独往,两京词赋见应稀。

秋风送客浮云尽,江水迎人野鸟飞。

共说太丘閒更好,却嫌彭泽晚才归。

已将素学酬明主,犹有丹衷念琐闱。

尘梦觉来惊复定,物情閒后是成非。

门无候吏敲残漏,夜有邻翁款竹扉。

身世忽从何处落,功名始觉此心违。

林间倚杖看桑梓,雨外行歌种蕨薇。

莫为容台惜遗老,汾阳子婿尽朱衣。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为王用诚题画十二韵

千里云峦际碧天,千村景色晓茫然。

上方楼观山间寺,远墅桑麻谷口田。

危石断桥人迹少,阴崖飞瀑水声连。

寒凝晻霭风光淡,暖入蘼芜草色妍。

门巷未经车马到,林泉宜有画图传。

隆中旧事遗梁甫,松下清斋学网川。

愧我已非盘谷侣,凭谁重和草堂篇。

机深转觉身多伴,心远从知地自偏。

无数尘缘消物外,几多佳趣到閒边。

垂竿薄暮临池坐,待月清秋傍石眠。

布袜青鞋从此始,草衣木食永相便。

何当共约归休日,縻禄犹须二十年。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