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失却烟花主,东君自不知。
清香更何用,犹发去年枝。
此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幽雅的意境,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某种情感和哲理。"失却烟花主,东君自不知"一句,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淡漠,似乎在说世间纷扰如同春日里即将凋零的烟花,而掌管四季更迭的东风(即春风),乃至自然界本身,也无法察觉到这些变化。"清香更何用,犹发去年枝"则表明尽管梅花依旧散发出清新的香气,但这份香气似乎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因为它仍旧附着在去年的枝头。
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是复杂的,它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有对现实无常的认知。梅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常代表着高洁和坚韧,而这里它似乎更多地承载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简约而富有层次的语言,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思和独到的艺术造诣。
不详
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消魂感旧游。
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态拂人头。
又见桐花发旧枝,一楼烟雨暮凄凄。
凭阑惆怅人谁会,不觉潸然泪眼低。
层城无复见娇姿,佳节缠哀不自持。
空有当年旧烟月,芙蓉城上哭蛾眉。
牙签万轴裹红绡,王粲书同付火烧。
不于祖龙留面目,遗篇那得到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