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轩屏夕凉动,帷幕微风吹。

群动本有意,静者心自知。

迎凉恋前除,豫恐秋气凄。

疏声已在树,顾影犹荣滋。

万物有同命,先见为之悲。

华心且未歇,持此当赎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杂诗》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傍晚的凉爽与秋意的渐浓,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自然万物命运的深沉思考。

首句“轩屏夕凉动”,描绘了傍晚时分,凉风轻拂,屏风上的图案似乎也随着这凉意轻轻摇曳。接着,“帷幕微风吹”进一步渲染了这份宁静与凉爽,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温柔的晚风包裹着。

“群动本有意,静者心自知”两句,诗人将自然界中的各种生命活动与内心的静观相对比,暗示了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内心平静的重要性。接下来,“迎凉恋前除,豫恐秋气凄”则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秋天的微妙情感,既有对凉爽的期待,也有对秋日凄凉的预感。

“疏声已在树,顾影犹荣滋”描绘了一幅树梢间传来稀疏鸟鸣的画面,即使在即将来临的秋天,树木依然生机勃勃,展现出自然界的顽强生命力。最后,“万物有同命,先见为之悲”表达了诗人对所有生命的共同命运的感慨,即使是短暂的生命,也会经历从繁荣到衰败的过程,这种认知引发了深深的悲悯之情。

“华心且未歇,持此当赎谁”则是对生命价值的追问,即使生命之花尚未凋谢,但面对自然规律和生命的无常,诗人不禁思考,如何才能在这有限的生命中找到意义,为谁而活,为谁而努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命、时间、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哲学洞察力。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此时

此时持事至,太不近人情。

新妇求工苦,佚儒得饱荣。

如山文乍积,似雪鬓将成。

抱膝聊长叹,犹能咏洛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陇头行赠王大之关中

陇坻之坂坂九回,青天九折盘崔巍。

秦川万里一回首,歌声日暮肝肠摧。

何人作歌心断绝,游子魂消古离别。

陇头水作东西流,陇上人为死生诀。

试问此情深几许,石上车轮洼尺五。

人间何处无关山,尽道无如此行苦。

折断珊瑚七宝鞭,未曾回首祇行前。

生来不识销魂别,愧尔关西侠少年。

形式: 古风

咏史(其一)

洛阳贾亦奇男子,东海人非眇丈夫。

任尔雄心包六合,死生无那受人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咏史(其二)

华阴怪语甫惊传,恶梦俄成沧海边。

怨毒不分人鬼气,欲从何处觅神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