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咏史(其二)》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华阴怪语甫惊传,恶梦俄成沧海边”这两句开篇,便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诡异的氛围。诗人以“华阴怪语”起笔,暗示了某种不寻常之事的发生,紧接着“恶梦俄成沧海边”,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变故与未知的场景之中。
接下来的两句“怨毒不分人鬼气,欲从何处觅神仙”,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在这里探讨的是人间与鬼界之间的界限模糊,以及人们在面对怨恨与痛苦时的无助感。怨毒不分,无论是人还是鬼,都弥漫着一股令人窒息的负面能量,而在这股力量面前,寻找解脱之道似乎变得异常艰难,甚至难以找到所谓的“神仙”来寻求庇护或指引。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展现了黄景仁对于社会现实的忧虑与思考。他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人性中的复杂情感与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次矛盾,表达了对公正与和平的渴望。通过这种寓言式的叙述手法,诗人不仅描绘了一个个生动的历史画面,更触及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与道德议题,使得这首诗具有了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