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归诗十九首.途中示子将三首之三(其六)

我年未四十,已怀退隐图。

俯仰又十年,何为尚踌躇。

经过怯往迹,魂魄识畏途。

去来廿年间,道里三万馀。

车装敝屡更,何况此微躯。

所以不自决,岂徒为饥驱。

富贵亦复佳,岁月待我乎。

婚嫁幸已毕,余口亦易糊。

故山皋亭下,桃李满村墟。

深坞秀泉石,近筑静者庐。

新梢想出篱,疏泉行绕渠。

双髽指天目,一勺见西湖。

言之病已苏,况当长久居。

息黥补吾劓,造物岂区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流芳的《南归诗十九首·途中示子将三首之三(其六)》表达了诗人中年时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反思。诗中,诗人虽然年纪尚轻,却已有退隐之心,感叹十年过去仍未能决然离去,可能是顾虑过去的经历和未来的路途艰难。他提到更换破旧的车驾,暗示生活的艰辛,但他并非单纯为了生计而犹豫,也意识到富贵虽好,但岁月匆匆,人生短暂。

诗人庆幸婚姻已了,家庭负担减轻,可以回到故乡的山野之中,那里有满村的桃李,清幽的泉水和秀美的石头,他计划在那里建一座静谧的居所。描绘了理想中的田园生活,如新枝从篱笆间冒出,清泉环绕屋舍。他还提及天目山和西湖,这些自然景观给他带来心灵的慰藉。

最后,诗人表示通过回归自然,他的心灵得到了疗愈,期待能长久地在此居住。他以“息黥补吾劓”自比,意为自己如同被刑罚后得以重生,感叹造物主的恩赐并非微薄。整首诗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76)

李流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画家。一字茂宰,、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 字:长蘅
  • 号:檀园
  • 籍贯:六浮道
  • 生卒年:1575~1629

相关古诗词

南归诗十九首(其八)德州道中

北地行欲尽,始觉春萌芽。

村柳色已新,蔼蔼烟中斜。

渡河指齐郊,河边见归槎。

淮徐行在眼,吴会亦匪赊。

道路空苦辛,分定勿复嗟。

生不爱京华,不如早还家。

还家春未暮,及见桃梨花。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南归诗十九首(其九)遇雪戏示子将

晓起占天色,青天无纤滓。

占者忌早晴,暂晴亦可喜。

曈昽日未舒,同云复瀰瀰。

须臾密雪布,咫尺如万里。

但见云涛来,茫然失涯涘。

去住无所凭,始识汗漫理。

天公作此戏,聊戏吾与汝。

形式: 古风

南归诗十九首(其十)雪夜至恩县作

日暮雪色深,旷野绝行踪。

舆人惑四方,东西视天风。

忽然见新月,冉冉来云中。

雪亦能照夜,得月光始通。

度彼九曲坂,赖此两素容。

不知城郭近,杳尔闻微钟。

我从天末来,已觉下界空。

形式: 古风

南归诗十九首(其十一)东阿道中

客舍东城隅,西山眺望閒。

朝见积雪斑,暮见落日殷。

平生爱山心,对之了不关。

今朝谷城下,春水始一湾。

麦畦绿照眼,上有青螺鬟。

忽如逢故人,一笑开襟颜。

山水只如此,值我归兴閒。

归亦有何好,试问此青山。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