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西曹秋思》由明代诗人黄道周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联“雪尽松寒喜未凋,故园万里讵云遥”以雪后松树的坚韧不屈为喻,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即便相隔万里,那份情感也未曾消减。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外界的严寒与内心的温暖相对比,凸显了诗人对家园的深情厚谊。
颔联“中原刁斗依青啸,南国梅花碎玉箫”则进一步展开画面,中原地区的声音与南方的梅花相互映衬,一刚一柔,一北一南,展现了不同地域的特色和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刁斗之声与梅花之香,分别代表了北方的粗犷与南方的细腻,共同构成了诗人眼中的美丽图景。
颈联“塞马夜阑齐饮水,鲸鱼月出各吹潮”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阔的画面。塞外的马匹在夜晚一同饮水,象征着边疆的和平与安宁;而海洋中鲸鱼在月光下吹起潮水,则寓意着大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活力。这两句通过动物的行为,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和平与自然的向往。
尾联“风烟岭表晴无恙,不使明时缺老樵”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富足的美好祝愿。风烟岭表晴无恙,意味着山岭之上天气晴朗,没有灾祸,暗含了对国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的期盼。同时,“不使明时缺老樵”一句,既是对当前社会状况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希望即使在光明的时代里,也能有人过上幸福的生活,不会因为年老而失去生计。
整体而言,《西曹秋思》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更蕴含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对国家和平稳定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