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山居生活画卷。首联“深山深处结衡庐,草木萧森致有馀”开篇即点出山中友人的居住环境,深山之中,衡庐(简陋的房屋)与茂密的草木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隐逸氛围。颔联“村市晓烟苔径滑,石桥流水夜窗虚”进一步描绘了山中清晨和夜晚的景象,晨雾缭绕中的村市与苔藓覆盖的小径,以及夜晚石桥下潺潺的流水与空荡荡的窗户,都充满了静谧与幽深之感。
颈联“屋头果熟秋中落,墙角蕉肥醉后书”则通过自然界的景象与人物活动相结合,展现了山中生活的闲适与自在。成熟的果实从屋檐掉落,象征着丰收与自然的馈赠;而墙角的芭蕉在醉后的时刻生长得更加肥硕,既是对自然生长规律的描绘,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尾联“料得闭门多岁月,种来松树近何如”则表达了对山中友人生活的羡慕与思考。闭门独处的岁月虽长,但与自然为伴,种下的松树是否已经茁壮成长,成为了一种对隐居生活的深刻反思。整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