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端夫席上送樗年

过额纷纷竞扫眉,此心直与古人期。

三年并席惟夫子,一笑忘言谢小儿。

江国旧编尘漠漠,帝乡新路日迟迟。

儒冠道在无通塞,莫问高门知不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邹浩所作的《次韵和端夫席上送樗年》。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古代贤士的仰慕之情。

首联“过额纷纷竞扫眉,此心直与古人期”,开篇即展现出诗人内心对古代贤士的向往之情,同时以“过额纷纷竞扫眉”描绘了送别的热闹场景,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颔联“三年并席惟夫子,一笑忘言谢小儿”,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三年并席”这一细节,强调了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而“一笑忘言谢小儿”则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尊重与理解,即使面对年幼的小儿也能保持谦逊的态度。

颈联“江国旧编尘漠漠,帝乡新路日迟迟”,转而描绘了一幅壮阔的送别景象,江国的尘土弥漫,预示着离别的沉重;而帝乡的新路,则象征着未来的希望与期待。这两句诗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情感交融,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尾联“儒冠道在无通塞,莫问高门知不知”,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儒家之道的坚守与自信,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心中的信念不会动摇。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未来道路的祝福与鼓励,无需过分忧虑外界的评价与知晓,重要的是坚守自我,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对古代贤士的敬仰以及对个人信念的坚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979)

邹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060—1111

相关古诗词

寄世美

江南秀色满崔嵬,上得平山入眼来。

遥想归心动朝夕,不应犹待八仙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谢端夫惠梁因求馀材

破竹诛茆屋数椽,尔来风雨荡朝昏。

岂知东阁犹堪厩,若比胶庠不可园。

蓬荜已甘聊卒岁,栋梁谁谓入衡门。

因公起我高堂意,更乞馀材千万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再用前韵答端夫见和

朝衣暂此拥屏星,长笑他时智慧昏。

不以诚心尊孔氏,却将吾道奉祇园。

由来博施能周物,曾是寒生亦叩门。

只恐堂成待公落,镜中黄色尚山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简襄阳令田世德通直求馀材

百里江天指顾中,大夫真有古人风。

似闻斋馆成功久,应许馀材入泮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