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粉淡与妖红,占尽阳和出。
春去在商量,更费吟人笔。
此是洛阳花,尚带长安日。
持上使君墀,宝瓶分甲乙。
这首诗描绘了牡丹花的美丽与独特魅力。"粉淡与妖红",诗人以对比的手法,赞美了牡丹花色的丰富,既有清淡如脂的粉色,又有鲜艳夺目的红色,两者都充分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占尽阳和出",牡丹在春光中独领风骚,仿佛聚集了天地间的温暖。
"春去在商量",诗人赋予牡丹以某种灵动的生命力,似乎花朵在与春天商量着何时离去,暗示其短暂而珍贵的盛开时刻。"更费吟人笔",牡丹的美引来了诗人们的无尽赞美,成为了他们笔下的常客。
"此是洛阳花,尚带长安日",牡丹不仅在洛阳盛开,还带有长安的气息,暗示其历史底蕴和文化象征意义。最后两句"持上使君墀,宝瓶分甲乙",将牡丹比喻为珍贵的贡品,送到州宴席上,如同宝瓶中的甲乙等级,显现出牡丹在宴会上的重要地位。
整体来看,薛师石通过细腻的笔触,赞美了牡丹的艳丽、生命力以及其所承载的文化意蕴,表达了对牡丹的敬仰之情。
不详
问隐当时意已深,近来全废是清吟。
一春祗为风雷变,尽日閒观天地心。
闻道丹炉初候火,能教瓦砾化成金。
果然成得知何用,不似瓜庐种紫蔘。
漈水日夜白,之人信所宜。
隐于陶令酒,甘谢郗诜枝。
江渡月偏满,家庭岁有规。
不知君没后,谁主菊花期。
近住城中寺,阴云渍竹房。
雨多香篆久,春去药苗芳。
室里从人问,吟边与世忘。
一身全是道,头白有何妨。
此处宜新月,开门必向西。
近江潮有信,初种树犹低。
何日寻梅隐,移船系柳堤。
诗篇满窗户,留壁待余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