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

问道图书盛,尊儒礼教兴。

石渠因学广,金殿为贤升。

日月恩光照,风云宠命膺。

谋谟言可范,舟楫事斯凭。

宴喜明时洽,光辉湛露凝。

大哉尧作主,天下颂歌称。

形式: 排律 押[蒸]韵

翻译

探究学问的书籍繁多,尊崇儒家礼仪蔚然成风。
石渠阁因学术而扩展,金殿则是贤才晋升之地。
日月的恩惠普照,风云的宠爱加冕于有德者。
深思熟虑的谋略成为典范,国家大事依赖于智慧和决策。
在明君盛世,宴饮欢庆和谐,光芒如同清澈露珠凝聚。
伟大的尧帝作为主宰,天下人民都歌颂他的英名。

注释

图书:指代书籍,学问之书。
盛:众多,丰富。
尊儒:尊重儒家学说。
礼教:礼仪教育。
石渠:古代皇家藏书之处。
学广:学问广博。
金殿:皇宫,象征地位提升。
贤升:贤能之人得到提升。
日月:象征皇恩。
风云:自然现象,比喻天命。
谋谟:深思熟虑的计划。
范:典范,榜样。
舟楫:比喻治理国家。
斯凭:依靠于此。
宴喜:宴会欢庆。
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湛露:清澈的露水,比喻光明。
凝:凝聚。
尧:古代贤君。
作主:主宰。
颂歌:赞美之歌。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裴漼的作品,名为《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颂扬当时政治文化盛况的诗歌。

首句“问道图书盛”表明学习之风兴盛,人们尊崇儒家思想与礼仪教化。这反映了作者对当时文化教育发展的肯定。

接着,“石渠因学广,金殿为贤升”描绘了一幅宏伟壮观的场景。石渠指的是国家图书馆,即藏书之所;金殿象征着皇宫,代表着权力中心。这里强调了知识传播与人才选拔的重要性。

“日月恩光照,风云宠命膺”则形容帝王的恩泽如同日月一般普照大地,而宠爱之恩也如同风云般包围着受宠者。这里作者通过天体与自然现象来比喻皇上的恩惠。

“谋谟言可范,舟楫事斯凭”表达了国家政治决策的智慧和合理性,以及对待政务处理之得当。这两句强调了君主治国理念的正确与英明。

诗中的“宴喜明时洽,光辉湛露凝”则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场景,反映出朝廷上下同乐共享太平盛世之情景。

最后,“大哉尧作主,天下颂歌称”是对君主的赞誉,借古圣贤尧舜之名来表达诗人对当今皇上的敬仰与颂扬。全诗以此结尾,显示了作者对于现行政治环境的高度认同和赞美。

总体而言,这首诗充满了对盛世文化、政治理念及君主恩泽的歌颂,是一篇典型的宰制应和诗,展现了唐代文学特有的华丽与庄重。

收录诗词(3)

裴漼(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绛州闻喜人也。世为著姓。父卒后,应大礼举,拜陈留主簿,累迁监察御史

  • 生卒年:?—736

相关古诗词

奉和御制平胡

玄漠圣恩通,由来书轨同。

忽闻窥月满,相聚寇云中。

庙略占黄气,神兵出绛宫。

将军行逐虏,使者亦和戎。

一举轒辒灭,再麾沙漠空。

直将威禁暴,非用武为雄。

饮至明军礼,酬勋锡武功。

干戈还载戢,文德在唐风。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前相国赞皇公早葺平泉山居暂还憩旋起赴诏命作镇浙右辄抒怀赋四言诗十四首奉寄(其一)

动复有原,进退有期。用在得正,明以知微。

夫惟哲人,会且有归。静固胜热,安每虑危。

将憩于盘,止亦先机。

形式: 四言诗

前相国赞皇公早葺平泉山居暂还憩旋起赴诏命作镇浙右辄抒怀赋四言诗十四首奉寄(其二)

植爱在根,钟福有兆。珠潜巨海,玉蕴昆峤。

披室生白,照夜成昼。挥翰飞文,入侍左右。

出纳帝命,弘兹在宥。

形式: 四言诗

前相国赞皇公早葺平泉山居暂还憩旋起赴诏命作镇浙右辄抒怀赋四言诗十四首奉寄(其三)

历难求试,执宪成风。四镇咸乂,三阶以融。

捧日柱天,造膝纳忠。建储固本,树屏息戎。

彼狐彼鼠,窒穴扫踪。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