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御制平胡

玄漠圣恩通,由来书轨同。

忽闻窥月满,相聚寇云中。

庙略占黄气,神兵出绛宫。

将军行逐虏,使者亦和戎。

一举轒辒灭,再麾沙漠空。

直将威禁暴,非用武为雄。

饮至明军礼,酬勋锡武功。

干戈还载戢,文德在唐风。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翻译

神圣恩典深远,自古以来文化相通。
忽然听说月亮圆满,边疆战士聚云中。
庙堂策略观察天象,神勇之师从红色宫殿出发。
将军追击敌寇,使者也参与和谈。
一次行动消灭敌军,再挥手间沙漠空旷。
以威严制止暴行,并非崇尚武力称雄。
庆祝胜利的礼仪完备,奖赏功绩以武功。
武器归鞘,和平降临,文明教化如唐风盛行。

注释

玄漠:深奥莫测的边疆。
圣恩:神圣的恩赐。
书轨:文化传统。
窥月:比喻月亮圆满,象征国家统一。
寇云中:边疆的敌人。
庙略:朝廷的战略决策。
黄气:古人认为吉祥的天象。
绛宫:红色宫殿,代指皇宫。
和戎:和平谈判。
轒辒:古代战车。
文德:文治教化。
唐风:唐代的风气,代表文明与和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争的胜利场景,充满了对皇帝圣恩的颂扬和赞美之辞。开篇“玄漠圣恩通,由来书轨同”表达了天子至高无上的神圣与恩泽,如同古代帝王留下的典籍一样被世人传颂。紧接着,“忽闻窥月满,相聚寇云中”则描绘了一场军事行动的突然发生和部队在云端集结的情景。

“庙略占黄气,神兵出绛宫”中的“庙略”可能指的是某个重要的宗教或祭祀场所,而“占黄气”则是古人用来占卜吉凶的一种方式,这里暗示了军队行动前的神秘和庄严。随后,“神兵出绛宫”显示了一种超自然力量的参与,增添了诗中战争胜利的非凡色彩。

“将军行逐虏,使者亦和戎”则直接描写了将领追击敌人、使节与边疆军队和解的情景,反映出战争结束后的和平景象。“一举轒辽灭,再麾沙漠空”展示了战争的迅速胜利,以及在广阔的沙漠地带重创敌军。

“直将威禁暴,非用武为雄”表达了一种理念,即真正的将领不仅仅依靠武力,还要有制止暴行的能力和智慧。这一句强调了文治与武功并重的思想。接着,“饮至明军礼,酬勋锡武功”则描绘了一场庆祝胜利的宴会,其中“明军礼”可能指的是一种正式的军事礼仪,而“酬勋锡武功”则是对有功将士的奖赏和表彰。

最后,“干戈还载戢,文德在唐风”中“干戈”意指战争工具,这里表示战争结束后的收兵。全诗末尾强调了“文德”即文化与道德的重要性,并将其归结于“唐风”,暗示这首诗可能是对当时唐朝盛世的一种颂扬。

总体来说,裴漼在此诗中展现了一场战争的辉煌胜利,以及对皇帝及其圣恩的无限赞美,同时也强调了文治与武功相辅相成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3)

裴漼(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绛州闻喜人也。世为著姓。父卒后,应大礼举,拜陈留主簿,累迁监察御史

  • 生卒年:?—736

相关古诗词

前相国赞皇公早葺平泉山居暂还憩旋起赴诏命作镇浙右辄抒怀赋四言诗十四首奉寄(其一)

动复有原,进退有期。用在得正,明以知微。

夫惟哲人,会且有归。静固胜热,安每虑危。

将憩于盘,止亦先机。

形式: 四言诗

前相国赞皇公早葺平泉山居暂还憩旋起赴诏命作镇浙右辄抒怀赋四言诗十四首奉寄(其二)

植爱在根,钟福有兆。珠潜巨海,玉蕴昆峤。

披室生白,照夜成昼。挥翰飞文,入侍左右。

出纳帝命,弘兹在宥。

形式: 四言诗

前相国赞皇公早葺平泉山居暂还憩旋起赴诏命作镇浙右辄抒怀赋四言诗十四首奉寄(其三)

历难求试,执宪成风。四镇咸乂,三阶以融。

捧日柱天,造膝纳忠。建储固本,树屏息戎。

彼狐彼鼠,窒穴扫踪。

形式: 四言诗

前相国赞皇公早葺平泉山居暂还憩旋起赴诏命作镇浙右辄抒怀赋四言诗十四首奉寄(其四)

我力或屈,我躬莫污。三黜如饴,三起惟惧。

再宾为宠,一麾为饫。昔在治繁,常思归去。

今则合契,行斯中虑。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