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荣堂为乡同年王秉铨赋

君家有高堂,扁以恩荣名。

此恩何从来,来自神尧廷。

闾阎父母仁,煦煦禽犊并。

趋庭与和丸,惟兹育宁馨。

王氏严慈贤,子遂能学成。

颙颙栋梁具,奇奇麟凤祯。

登庸列鹓班,补衮怀衷诚。

推恩有常典,锦轴双龙明。

云霞灿纶音,雨露临萱庭。

凤冠照霞帔,白发光辉增。

虽无瑶池伴,膝下儿孙盈。

春风入衰颜,潋滟浮金觥。

灵椿苦不待,焚黄贲幽扃。

峨峨双石羊,草木忻忻荣。

存殁虽异途,九原尚英灵。

恩波到冥录,含笑在朱陵。

向来玉玺书,珍贮常兢兢。

千载斯堂中,烂焕朱亟横。

当昼忽腾雾,入夜恒衡星。

何人百尺楼,屼屼徒峥嵘。

我有寸草心,岂不云怦怦。

天高日遄迈,如君今未能。

濡毫为君赋,不觉中热蒸。

至愿谅不孤,犬马难为情。

共君矢天日,欲图报微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苏葵为乡同年王秉铨所建之“恩荣堂”而作的赋诗。诗中描绘了王秉铨家族的荣耀与恩泽,从家庭的温馨和睦,到其个人的学识成就,再到官场的显赫地位,以及家族的繁盛与和谐。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栋梁”、“麟凤”、“鹓班”、“衮”等,形象地展现了王氏家族的辉煌与荣耀。

诗的开头提到“君家有高堂”,点明了“恩荣堂”的主题,随后通过“此恩何从来,来自神尧廷”表达了对王氏家族恩泽来源的追溯,暗示了其家族的深厚底蕴和历史传承。接着,诗人描绘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无论是父母的仁爱,还是子女的孝顺,都体现了家族的温馨与和睦。

进一步,诗中赞扬了王秉铨的学识与品德,称其为“栋梁”与“麟凤”,预示着他的杰出才能和高尚品质。同时,也提到了他步入官场后的成就,以及家族的繁荣昌盛。诗中还特别提到了“登庸列鹓班,补衮怀衷诚”,强调了王氏家族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贡献。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王氏严慈贤,子遂能学成”等句,赞美了王氏家族的教育理念和成果。接着,诗人描绘了家族成员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家族成员在不同场合下的表现,如“凤冠照霞帔,白发光辉增”,生动地展现了家族的尊贵与荣耀。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王氏家族的敬仰之情,以及希望家族能够继续发扬光大,传承美德的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分展现了对王氏家族的赞誉和祝福。

收录诗词(683)

苏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某佥宪左迁别驾六十一生子其婿刘仁仲作图寿之并以为贺予为之赋

太山不伦阜,良玉不杂珷。

英豪志干云,驰骤尽今古。

方以观六四,适际乾九五。

初为棘中鸾,寻列殿上虎。

佐宪忽小折,展骥尚有所。

间关雪盈颠,百鍊心独苦。

兹晨盻桑蓬,招手洪崖侣。

小糟落真珠,深杯泛鹦武。

肉芝来青城,驼峰出翠釜。

沈檀袅篆烟,金石纵击拊。

门庭当此前,喜气已旁午。

蚌含照乘珠,梦协脱衣虏。

虽无释孔送,亦感川邱与。

清绝轻徐儿,宁馨讶王姥。

海中仙果迟,谅匪凡物伍。

岐嶷超其夷,箕裘接而武。

谢兰应自森,窦桂何足数。

千年鹤与雏,鸣和彻天宇。

形式: 古风

洞庭湖中谩兴

七夕罗浮船,中秋洞庭客。

望望迷西东,行行杳南北。

君山云树青,梦渚浪花白。

扰扰羁孤怀,欲驱驱不得。

酒船在何处,金貂曷容惜。

剩买梨花春,一饮拚一石。

衰颜偏易酡,愁心却难释。

如何怀土念,转作忧时戚。

三边扬沙尘,潢池弄戈戟。

方岳想次公,嫖姚慕充国。

明时岂无人,飞兔或伏枥。

自荐怜毛生,华杞愤摧抑。

萍蓬江汉宽,羽翰云霄隔。

市南伏壮士,湘水游忠魄。

拊髀恒热中,水凉堪自濯。

弹铗和渔歌,渔人颇吾识。

移舟遽前来,同作扣舷亟。

扣舷复何为,颓波无时息。

白首将焉从,老髯吹铁笛。

形式: 古风

与岳守张孟贤同年饮于岳阳楼醉还舟中宿于洞庭东岸有作

天一既生水,水与青天连。

洞庭杳无际,万顷浮苍烟。

朝暾未东升,有若鸿冢前。

混混而噩噩,中有蛟龙涎。

蓬莱本无根,君山远分迁。

居中浪浮浴,四时青一拳。

上栖千岁鹤,下隐百丈鳣。

微帆见贾舶,远火知渔船。

有时天宇清,星稀月娟娟。

飘萧老树精,躩然迓神仙。

有时风雨凄,云雾昏八埏。

帝子难为情,竹枝泪痕鲜。

行人趁秋风,五两桅樯坚。

老眼明且迥,景色良无边。

慨然思古人,往事同奔川。

羁愁正万斛,欲遣嗟无缘。

聊登岳阳楼,庶以穷笑嘕。

故人饮我酒,云是圣与贤。

圣贤吾不知,醉乡胜逃禅。

停杯纵谈论,世事增烦煎。

金台望中迷,彤云隔幽燕。

远怀寄寥廓,寥廓风翩翩。

九万无大鹏,翱翔任鹰鹯。

不如且卷之,一掬有馀天。

明朝向蚕丛,回首波茫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咏山人

万山最深处,四伴少邻居。

门倚岩崖石,泉通瓜菜厨。

种花芟紫艳,教鹤鍊清癯。

老解知农圃,生无识吏胥。

引年通老子,为己得杨朱。

自笑尘途者,公然不似渠。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