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中谩兴

七夕罗浮船,中秋洞庭客。

望望迷西东,行行杳南北。

君山云树青,梦渚浪花白。

扰扰羁孤怀,欲驱驱不得。

酒船在何处,金貂曷容惜。

剩买梨花春,一饮拚一石。

衰颜偏易酡,愁心却难释。

如何怀土念,转作忧时戚。

三边扬沙尘,潢池弄戈戟。

方岳想次公,嫖姚慕充国。

明时岂无人,飞兔或伏枥。

自荐怜毛生,华杞愤摧抑。

萍蓬江汉宽,羽翰云霄隔。

市南伏壮士,湘水游忠魄。

拊髀恒热中,水凉堪自濯。

弹铗和渔歌,渔人颇吾识。

移舟遽前来,同作扣舷亟。

扣舷复何为,颓波无时息。

白首将焉从,老髯吹铁笛。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洞庭湖中谩兴》是明代诗人苏葵所作,描绘了诗人身处洞庭湖中的漫游与感慨。

首句“七夕罗浮船,中秋洞庭客”以七夕与中秋两个传统节日,巧妙地引出诗人作为洞庭湖之客的身份,营造出一种飘泊异乡的氛围。接下来“望望迷西东,行行杳南北”两句,通过描述诗人四处眺望,迷失于东西南北之间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漂泊不定的孤独感。

“君山云树青,梦渚浪花白”描绘了洞庭湖畔的自然美景,以青翠的君山与洁白的浪花构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湖光山色之美,也暗含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然而,“扰扰羁孤怀,欲驱驱不得”一句,转折突显出诗人内心的纷扰与无法摆脱的孤独。

“酒船在何处,金貂曷容惜”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放纵生活的渴望,但又因现实束缚而感到无奈。“剩买梨花春,一饮拚一石”则展现了诗人借酒浇愁,试图在短暂的欢愉中忘却烦恼的决心。

“衰颜偏易酡,愁心却难释”揭示了诗人面对衰老与愁绪时的无力感。“如何怀土念,转作忧时戚”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与对时局的忧虑,情感深沉。

“三边扬沙尘,潢池弄戈戟”描绘了战乱纷扰的社会背景,与前文的自然美景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诗人对动荡时局的担忧。“方岳想次公,嫖姚慕充国”引用历史人物,表达了诗人对贤能之士的向往与对国家安危的关切。

“明时岂无人,飞兔或伏枥”一句,诗人虽对时局表示忧虑,但仍抱有希望,相信即使在动荡时期,也会有贤能之士涌现。“自荐怜毛生,华杞愤摧抑”表达了诗人对人才被压抑的不平与愤慨。

“萍蓬江汉宽,羽翰云霄隔”以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外界的隔阂与距离感。“市南伏壮士,湘水游忠魄”引用历史典故,进一步强调了对英雄豪杰的敬仰与怀念。

“拊髀恒热中,水凉堪自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荡与冷静自持的矛盾状态。“弹铗和渔歌,渔人颇吾识”则展现了诗人与渔民之间的交流与共鸣。

最后,“移舟遽前来,同作扣舷亟”描绘了诗人与渔民共同划船的情景,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扣舷复何为,颓波无时息”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白首将焉从,老髯吹铁笛”则以生动的细节,刻画了诗人年老体衰、内心激昂的形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身处洞庭湖中时的复杂心境与对社会、自然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683)

苏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与岳守张孟贤同年饮于岳阳楼醉还舟中宿于洞庭东岸有作

天一既生水,水与青天连。

洞庭杳无际,万顷浮苍烟。

朝暾未东升,有若鸿冢前。

混混而噩噩,中有蛟龙涎。

蓬莱本无根,君山远分迁。

居中浪浮浴,四时青一拳。

上栖千岁鹤,下隐百丈鳣。

微帆见贾舶,远火知渔船。

有时天宇清,星稀月娟娟。

飘萧老树精,躩然迓神仙。

有时风雨凄,云雾昏八埏。

帝子难为情,竹枝泪痕鲜。

行人趁秋风,五两桅樯坚。

老眼明且迥,景色良无边。

慨然思古人,往事同奔川。

羁愁正万斛,欲遣嗟无缘。

聊登岳阳楼,庶以穷笑嘕。

故人饮我酒,云是圣与贤。

圣贤吾不知,醉乡胜逃禅。

停杯纵谈论,世事增烦煎。

金台望中迷,彤云隔幽燕。

远怀寄寥廓,寥廓风翩翩。

九万无大鹏,翱翔任鹰鹯。

不如且卷之,一掬有馀天。

明朝向蚕丛,回首波茫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咏山人

万山最深处,四伴少邻居。

门倚岩崖石,泉通瓜菜厨。

种花芟紫艳,教鹤鍊清癯。

老解知农圃,生无识吏胥。

引年通老子,为己得杨朱。

自笑尘途者,公然不似渠。

形式: 排律

宿百丈驿观壁间之题有量水量心之说因续于末

我不量潭水,亦不量人心。

吾心有天地,千尺胡为深。

停骖百丈驿,散步潭水浔。

分流漱寒玉,澄然蘸吾衿。

玉渊与金井,气象良可钦。

天光与云影,妙理宜追寻。

不和孺子歌,聊作观物吟。

扩之极沧海,回首悲蹄涔。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题张兵备仲明楝庄卷时张将致政

公植楝成蹊,我栽梅荫篱。

楝根苦如荼,梅子酸若醯。

酸味我不厌,苦节公恒持。

握手论物态,意趣真同归。

甬东十亩园,屋旁千尺枝。

百卉既寂寥,始放花纷披。

严风战扶疏,朔雪淩葳蕤。

后殿不自矜,中凉托谁知。

甘瓜藉地力,甜李凭露滋。

苦楝与酸梅,恶土曾何辞。

所以酽酸子,能赋楝庄诗。

诗成共抚掌,笑罢各天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