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陈恭尹所作的《白云庵席上次方芭宇韵》。诗中蕴含了深沉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首联“当年诗句寄青原,此日逢君在故园。”以时空转换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往昔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怀念,以及今日重逢的喜悦。青原在这里象征着过去的美好记忆,而“故园”则代表了熟悉的环境和情感的归宿。
颔联“鹏翼未酬庄叟志,鸡鸣空记孟尝门。”运用了庄子与孟尝君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尚未实现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经历的回忆。庄子的“鹏程万里”寓言象征着远大的抱负,而“鸡鸣”则是对过去生活的简单回忆,两者形成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颈联“酒当深夜酲弥甚,灯近元宵蕊更繁。”描绘了深夜饮酒后的醉态,以及元宵节临近时灯火辉煌的景象。通过这一联,诗人不仅展现了生活的乐趣,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繁华背后的孤独。
尾联“明月在天谁不仰,千江心印正须论。”以明月为喻,表达了对真理或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同时提出了一种深入探讨的邀请,即“千江心印正须论”,意味着在众多的表象背后,存在着共同的心灵印记,需要人们去发现和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