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出扁门归湖上

桑柘枝空叶作堆,斜阳更著角声催。

云归玉笥茫茫去,水下兰亭曲曲来。

稻垄受犁寒欲遍,渔船入市晚争回。

貂裘破弊霜风冷,愁对青灯拨瓮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桑柘树林只剩空枝叶堆积,夕阳余晖中传来号角催促声。
云彩归向远方的玉笥山,水流曲折仿佛通往兰亭的方向。
稻田里的犁痕在寒意中几乎遍布,傍晚时分渔船争先恐后地进城。
破旧的貂皮衣抵挡不住霜风的寒冷,面对昏黄灯光,愁绪满怀地拨弄着酒瓮中的酒酿。

注释

桑柘枝:桑柘树的枝条。
空叶作堆:只剩下落叶堆积。
斜阳:夕阳。
角声:号角声。
云归:云彩归去。
玉笥:古代指道教修炼者居住的地方,这里泛指远方的山。
茫茫去:消失在远方。
水下兰亭:流水仿佛通往兰亭。
稻垄:稻田的田埂。
受犁:被犁耕过。
寒欲遍:寒气几乎覆盖。
渔船:捕鱼的小船。
入市:进入市场。
貂裘破弊:破旧的貂皮大衣。
霜风:寒冷的风。
青灯:油灯。
拨瓮醅:拨动酒瓮中的酒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冬时节诗人陆游走出家门,回归湖上的所见所感。首句“桑柘枝空叶作堆”,写出了秋末冬初,桑柘树的叶子已经凋零,堆积成堆,营造出一种萧瑟的季节氛围。接着,“斜阳更著角声催”,夕阳西下,远处传来军号角声,增添了时光流逝与紧迫感。

“云归玉笥茫茫去,水下兰亭曲曲来”运用了想象和典故,云彩归隐山间,如同玉笥(古代盛物的竹器)被淹没在茫茫雾气中,而兰亭(王羲之的名作《兰亭集序》书写之地)则仿佛随着流水曲折而来,寓言诗人的心境或思绪。接下来,“稻垄受犁寒欲遍”,描述田间的稻田正在接受犁耕,预示着冬季的到来和农事的结束。

“渔船入市晚争回”描绘了渔舟在傍晚时分争先恐后地返回市集,画面生动活泼,反映出渔民们忙碌一天后的归心似箭。尾句“貂裘破弊霜风冷,愁对青灯拨瓮醅”,诗人穿着破旧的貂裘,在寒风中倍感凄凉,独自面对昏黄的青灯,借酒浇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冬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陆游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对自然、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初冬扫东山之麓置数石于乔松巨竹间以眺西山甚自适也

护霜天气半晴阴,小岭苍寒藓径深。

翠霭欲成孤凤舞,青松先作老龙吟。

渔歌浦口生高兴,骑吹边头负壮心。

儿报东村早梅发,杖藜与汝共幽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初冬有感二首(其二)

峨冠本愿致唐虞,白首那知堕腐儒。

碌碌不成千载事,骎骎又见一年徂。

无僧解辍斋厨米,有吏频徵瘦地租。

要信此翁顽到底,只持一笑了穷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初冬有感二首(其一)

衰发萧萧满镜丝,情怀非复似平时。

风霜十月流年感,砧杵三更游子悲。

闽峤故人消息恶,蜀江遗老素书迟。

一箪豆饭休嫌薄,赋分羁穷合自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初冬至近村

南国霜常晚,初冬叶始红。

旷怀牛屋下,美睡雨声中。

沮水忆浮马,嶓山思射熊。

何由效唐将,八十下辽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