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公有功若历山高,我欲琅琊刻石,徂徕摩崖,橥百战空群之伟绩;
灵其来兮靡笄下,谁持肥县碧桃,乐陵丹枣,歈九歌传舞以迎神。
此联以对仗工整、气势磅礴见长,将张曜的丰功伟绩与祭祀场景描绘得淋漓尽致。上联“公有功若历山高”以“历山高”比喻张曜的功勋卓著,如同泰山一般巍峨,表达了对其卓越成就的高度赞扬。接着,“我欲琅琊刻石,徂徕摩崖”则进一步说明了后人想要通过刻石铭记的方式,永久保存和纪念张曜的事迹,琅琊、徂徕均为地名,此处借指刻石之地,强调了纪念活动的重要性与深远影响。
下联“灵其来兮靡笄下”转而描述祭祀时的神圣氛围,以“灵其来”暗示神灵降临,而“靡笄下”则可能是指祭坛或仪式地点,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祭祀场景。接下来,“谁持肥县碧桃,乐陵丹枣”则以具体的物品——碧桃与丹枣,作为祭祀供品,既体现了古代祭祀礼仪的丰富性,也寓意着对神灵的尊敬与虔诚。最后,“歈九歌传舞以迎神”则点明了祭祀过程中通过歌舞来迎接神灵的传统习俗,不仅增添了仪式的庄重感,也体现了古人对于精神世界的一种向往与尊重。
整体而言,此联不仅颂扬了张曜的功绩,还生动描绘了祭祀场景,展现了古代文化中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以及对神灵的敬畏之心,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不详
襟带七十二泉源,到处皆马蹄秋水;
管领一百八州县,无时不虎尾春冰。
昔扰荆蛮,历汗马百战场,说分茅有九溪父老;
今非明社,剩卧牛一抔土,问守冢到几叶儿孙。
边风急兮,去时雪满天山路;
男儿死耳,何须生入玉门关。
自大江以南,大湖以北,蔓种无遗,重整乾坤,擎天一柱;
与曾公文正,胡公文忠,后先媲美,灵钟衡岳,吾楚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