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书来知领平湖教官(其三)

满耳虞周治世音,平湖分与杏坛琴。

好凭烟月千年手,弹出英雄万古心。

岁月虚名双鬓改,乾坤大担老肩任。

白头多少江门意,海上青山个个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以历史典故为引,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首句“满耳虞周治世音”,开篇即以虞、周两代的盛世景象入题,表达了对古代治世的向往和赞美。接着,“平湖分与杏坛琴”一句,将历史的宁静与文化的传承巧妙结合,平湖象征着历史的平静与广阔,杏坛则代表了儒家文化的传承,两者相得益彰。

“好凭烟月千年手,弹出英雄万古心。”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主题,通过想象中的千年烟月与英雄之心的交融,展现了时间的悠长与英雄精神的永恒。诗人似乎在说,即便是在遥远的过去,英雄们的壮志豪情依然能够通过历史的烟云传达至今,激励着后来人。

接下来,“岁月虚名双鬓改,乾坤大担老肩任。”这两句转而探讨个人与时代的联系,岁月流转,名利如浮云般易逝,唯有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诗人以“老肩任”形象地表达了对责任与担当的重视,即使年华已逝,也要肩负起时代的重任。

最后,“白头多少江门意,海上青山个个深。”这两句以个人的白发与对家乡、对祖国的深情相呼应,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国家的忠诚。诗人虽身处异乡,但心中始终怀揣着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正如海上的青山,无论距离多远,都深深刻印在心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文化、个人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对责任与担当的强调,以及对故乡和国家的深厚情感,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075)

庄昶(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川书来知领平湖教官(其四)

何许书来遗好音,春风刚坐草堂琴。

青天白日凭谁眼,流水行云得我心。

弄枕箕山真有许,钓鳌东海久无任。

先生自与行藏熟,不悔深山入未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南川书来知领平湖教官(其五)

太古乾坤太古音,不弹今日乃公琴。

病中我有痴聋耳,天下人无各自心。

轩冕云山难错料,千钧一羽果谁任。

酒杯何日平湖共,舞到梧桐月影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南川书来知领平湖教官(其六)

归装频送棹歌音,还把南川去日琴。

十载几谈周易卦,一官方是揽山心。

吉凶悔吝平生准,用舍行藏老力任。

每忆秋江临别话,一年惆怅钓台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乙巳元日

东风造次满江涯,花鸟无穷眼又开。

病痛百千馀种在,先生四十九年来。

古今到我真无谓,贤圣如天岂易阶。

欲与春光共流转,一丸閒坐读书斋。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