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姚叔烟见赠四首(其四)

吴越山川未阻修,东南谁是仲宣楼。

偶滋兰畹期同气,并缉荷裳好耐秋。

负郭未嫌门是席,坳堂犹可芥为舟。

他时车马如相访,不用桃花引水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陈恭尹所作,名为《次韵答姚叔烟见赠四首(其四)》。陈恭尹是明末清初时期的重要文学家,以诗歌著称,尤其擅长七言律诗。

诗中描绘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赞美。首句“吴越山川未阻修”表达了对吴越地区美丽山水的赞美,暗示了诗人与友人虽相隔遥远,但情感并未因此而减淡。接着,“东南谁是仲宣楼”一句,借用了东汉文学家王粲在荆州建楼以观景的典故,暗喻友人如同王粲一般,拥有高远的视野和深邃的情感。

“偶滋兰畹期同气,并缉荷裳好耐秋”两句,运用了兰花和荷叶的意象,象征友谊的纯洁和持久。兰花象征着高洁和友谊的深厚,荷叶则代表了友情的坚韧不拔,即使在秋天的萧瑟中也能相互扶持。

“负郭未嫌门是席,坳堂犹可芥为舟”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喜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不嫌弃简陋的居所,甚至将门当作坐席,而在低洼的厅堂中,芥菜也能成为船只,寓意友情可以跨越物质的限制,如同船只穿越江河,承载着心灵的交流与沟通。

最后,“他时车马如相访,不用桃花引水流”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期待。诗人想象着未来友人来访的情景,希望不必像寻找桃花源那样费尽周折,直接就能相遇,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真挚向往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送张安夏二首(其一)

肩舆辞我越王台,积雨新晴海燕来。

最是岭头春欲尽,南花成子北花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送张安夏二首(其二)

新诗一任世人传,陆贾祠边好放船。

今日莫论南粤橐,箧中元有卖文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次和王惠州子千己巳岁除杂感韵四首(其一)

少壮犹惊节序忙,白头那得不心伤。

山家宿岁仍荆俗,正月书年凛素王。

爆竹接邻催落日,老梅横槛送馀香。

遥知五马行春客,北望迢迢献寿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和王惠州子千己巳岁除杂感韵四首(其二)

大傩闻赋自东京,五鬼年年送不行。

安望风云生绝足,谬从屠钓寄馀生。

三山路近春宜早,四百峰高政独清。

欲学童儿骑竹马,使君来去得郊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