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和王惠州子千己巳岁除杂感韵四首(其二)

大傩闻赋自东京,五鬼年年送不行。

安望风云生绝足,谬从屠钓寄馀生。

三山路近春宜早,四百峰高政独清。

欲学童儿骑竹马,使君来去得郊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明末清初时期所作的《次和王惠州子千己巳岁除杂感韵四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与个人命运的感慨。

首句“大傩闻赋自东京”,以“大傩”这一传统节日活动为背景,暗喻社会的动荡与变革。通过“东京”这一地点的提及,可能隐含着对历史变迁的反思。接下来,“五鬼年年送不行”一句,形象地描绘出社会的不公与黑暗,暗示每年都有不正义的事情发生,而这些事情却无法得到解决或纠正。

“安望风云生绝足,谬从屠钓寄馀生”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差距的无奈与失望。风云生绝足,意味着希望渺茫;“屠钓”则象征着隐居避世的生活方式,诗人似乎在说,只能在这样的生活中度过余生,但这并非他所愿。

“三山路近春宜早,四百峰高政独清”两句,描绘了一幅自然美景与政治清明的对比画面。山近春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四百峰高,可能寓意着政治的复杂与高深。然而,“政独清”一词,却强调了政治环境的清廉与公正,与前文的描述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的向往。

最后,“欲学童儿骑竹马,使君来去得郊迎”两句,以儿童骑竹马的天真无邪,比喻诗人渴望回归简单、纯粹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理解和尊重的愿望,如同地方长官(使君)在郊外迎接一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语言生动,意蕴丰富,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次和王惠州子千己巳岁除杂感韵四首(其三)

一宵迎送漏偏遥,鸡黍邻家每见招。

钟度楼台风浩浩,星移银汉夜寥寥。

诗成卧后频支枕,酒尽灯前欲弃瓢。

拂拭尘书入新节,东南初日上山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次和王惠州子千己巳岁除杂感韵四首(其四)

时来疏放百无能,知有龙门未拟登。

孟德功成悲老骥,仲翔身后托青蝇。

百年尚剩三分日,两岁同归一夜灯。

车笠虽殊皆有叹,和章遥寄剡溪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大司马留村吴公招同茹琼山子苍张惠来时公刘将军季翼新安王我占山阴娄子恩同里屈翁山奉陪京卿紫阁张公集石公离六堂即席次张公韵送之入都四首(其一)

郭外逃禅地,林中避暑杯。

风多红槿落,潮上绿荷开。

赌墅东山望,题名汉殿才。

郊原膏雨在,佳节过黄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大司马留村吴公招同茹琼山子苍张惠来时公刘将军季翼新安王我占山阴娄子恩同里屈翁山奉陪京卿紫阁张公集石公离六堂即席次张公韵送之入都四首(其二)

竹色深环寺,茶香静出杯。

闲身聊复得,笑口偶然开。

星列三台坐,人皆一代才。

题诗怀李白,五月笛中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