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韦中丞罢郡因献

笙歌只是旧笙歌,肠断风流奈别何。

照物二年春色在,感恩千室泪痕多。

尽将魂梦随西去,犹望旌旗暂一过。

今日尊前无限思,万重云月隔烟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笙歌依旧如昔,但离别之情却让人心碎。
两年来,春天的景色依然照耀,但千家万户因感激而泪水涟涟。
我将全部的心愿和梦境都寄托向西方,只希望你能短暂经过。
今日酒杯前思绪万千,重重云月阻隔着遥远的烟波。

注释

笙歌:昔日的歌舞。
旧:过去的。
肠断:心痛欲碎。
风流:指美好的时光或人物。
奈别何:无奈的离别。
照物:照耀万物。
春色:春天的景色。
感恩:感激之情。
千室:众多的家庭。
泪痕多:泪水多。
尽将:全部地。
魂梦:灵魂和梦境。
随西去:追随向西方。
暂一过:暂时经过。
尊前:酒杯前。
无限思:无尽思念。
万重云月:重重云雾中的月亮。
隔烟波:被烟波阻隔。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罢职官员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限思索。"笙歌只是旧笙歌,肠断风流奈别何"表达了官员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笙歌"象征着官场生涯的往事,而"肠断"则形容那种难以割舍的情怀。

"照物二年春色在,感恩千室泪痕多"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两年的时光仍然历历在目,同时也流露出了对所受恩惠的感激之情。"照物"指的是依旧如故的景象,而"泪痕多"则表明了内心深处的不舍与哀愁。

"尽将魂梦随西去,犹望旌旗暂一过"显示出诗人即使身心都已放弃对官场生活的执着,但仍旧有那份对于荣耀的渴望和对往日战功的怀念。"尽将魂梦随西去"象征着生命与愿望一起消逝,而"犹望旌旗暂一过"则是诗人内心深处对昔日荣光的一丝留恋。

"今日尊前无限思,万重云月隔烟波"表达了诗人在当前的环境中,对过去经历与情感的无尽回忆。"今日尊前"指的是现实生活中的某个特定时刻,而"无限思"则是对过往的一种深切怀念。"万重云月隔烟波"形容了现实与记忆之间的距离,仿佛被层层叠加的云和水面隔开。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未来荣耀的渴望,展现了一位官员罢职后的复杂心境。

收录诗词(265)

赵嘏(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 字:承佑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 生卒年:约806年——约853年

相关古诗词

山阳卢明府以双鹤寄遗白氏以诗回答因寄和

缑山双去羽翰轻,应为仙家好弟兄。

茅固枕前秋对舞,陆云溪上夜同鸣。

紫泥封处曾回首,碧落归时莫问程。

自笑沧江一渔叟,何由似尔到层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山阳即席献裴中丞

早年天上见清尘,今日楼中醉一春。

暂肯剖符临水石,几曾焚笔动星辰。

琼台雪映迢迢鹤,蓬岛波横浩浩津。

好是仙家羽衣使,欲教垂涕问何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广陵答崔琛

棹倚隋家旧院墙,柳金梅雪扑檐香。

朱楼映日重重晚,碧水含光滟滟长。

八斗已闻传姓字,一枝何足计行藏。

声名官职应前定,且把旌麾入醉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今年新先辈以遏密之际每有宴集必资清谈书此奉贺

天上高高月桂丛,分明三十一枝风。

满怀春色向人动,遮路乱花迎马红。

鹤驭回飘云雨外,兰亭不在管弦中。

居然自是前贤事,何必青楼倚翠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