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黄塘驿

候馆迢迢未向明,劳人深夜听严更。

家山故梦犹萦枕,仆马前途已戒程。

冲雪自怜双鬓薄,肩云休讶一囊轻。

名场苦海真谁破,屈指庾关五度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夜宿黄塘驿》描绘了旅人在夜晚宿于驿站时的复杂心情与深沉思绪。首句“候馆迢迢未向明”,以“候馆”点明地点,暗示旅途遥远,而“未向明”则透露出时间之晚,营造出一种孤寂与等待的氛围。接着,“劳人深夜听严更”一句,直接点明了人物的身份——劳碌之人,在深夜倾听更鼓之声,既表现了旅途的艰辛,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家山故梦犹萦枕”一句,将现实与梦境交织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往昔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以及在异乡难以入眠的孤独感。“仆马前途已戒程”则转而描写旅途的准备与安排,预示着旅程的继续,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冲雪自怜双鬓薄”一句,通过“冲雪”这一具体行动,展现了旅人的坚韧与自我怜悯,双鬓的稀疏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活的沧桑。“肩云休讶一囊轻”则以轻松的口吻,表达了对行李轻便的满足,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沉重与负担。

最后,“名场苦海真谁破,屈指庾关五度行”两句,揭示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名场(官场)被视为苦海,表明了对世俗追求的厌倦;“屈指庾关五度行”则通过具体的行程记录,反映了诗人多次往返的辛劳与坚持,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旅程的感慨与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人深夜宿驿时的内心独白,展现了其对家乡的思念、对旅途的艰辛、对人生的反思等多个层面的情感与思考,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深度。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东华寺故址

空江禅院杳无踪,浩劫何年此地逢。

金像有灵浮浪出,石碑无字半坭封。

溪边网得前朝钵,海上人收古殿钟。

十载经游浑一梦,依稀还记寺门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虔州看春

闹鼓沿街竞晓晨,仙幡綵仗引芒神。

城头画角吹残雪,水面红楼占早春。

弦管独喧歌舞处,绮罗争踏冶游尘。

他乡乐事同杯酒,醉里还惊客思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长日

长日江干苦滞淫,寒潮过雨澹阴阴。

岂缘世路抽身早,祇为风尘染病深。

收药时时参本草,思归小小理园林。

明时未必能终隐,且向青山一问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舟中漫兴

去路来程不暂停,十风五雨浪溟溟。

长江送客头俱白,岸柳窥人眼尽青。

朝汲分泉浇药臼,夜灯留火煖茶瓶。

病来差有閒心力,且向篷窗了旧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