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东华寺故址的追忆与感慨。首联“空江禅院杳无踪,浩劫何年此地逢”以空寂的江面和消失的禅院起笔,营造出一种历史沧桑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颔联“金像有灵浮浪出,石碑无字半坭封”通过金像的神秘浮现和石碑的模糊不清,进一步强化了遗址的荒凉与历史的深邃。颈联“溪边网得前朝钵,海上人收古殿钟”则通过具体的物证——前朝的钵和古殿的钟,将读者带入到往昔的场景中,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尾联“十载经游浑一梦,依稀还记寺门松”以十年的时光为跨度,将整个追忆过程浓缩为一场梦,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记忆中的某些细节,如寺门旁的松树,依然清晰可见。整首诗通过对遗址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流转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深情关注和对过往生活的深切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