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暮霞照水,水边无数木芙蓉。晓来露湿轻红。十里锦丝步障,日转影重重。向楚天空迥,人立西风。
夕阳道中。叹秋色、与愁浓。寂寞三千粉黛,临鉴妆慵。施朱太赤,空惆怅、教妾若为容。花易老、烟水无穷。
这首宋词《婆罗门引》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动人画面。"暮霞照水",夕阳余晖映照在水面,营造出宁静而温馨的氛围。"水边无数木芙蓉",木芙蓉在晚霞的映衬下,显得娇艳欲滴,暗示着季节的转换和时光的流转。
"晓来露湿轻红",清晨的露珠轻轻打湿了芙蓉花瓣,更显其娇嫩与清新。接下来的"十里锦丝步障,日转影重重",通过比喻,形容芙蓉花如锦绣般繁多,随着太阳的移动,投下的影子错落有致,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向楚天空迥,人立西风",诗人独自站立在开阔的天地间,感受到凉爽的西风,同时也在感叹时光的无情和人生的孤独。"夕阳道中"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寂寥之感,夕阳西下,道路漫长,象征着人生旅途的无尽。
"叹秋色、与愁浓",诗人直接抒发对秋意渐浓、愁绪随之加深的感慨。"寂寞三千粉黛,临鉴妆慵",借三千佳丽的寂寞来映射自己的孤寂,面对镜子,连化妆的心情都懒散下来。
"施朱太赤,空惆怅、教妾若为容",诗人感叹即使涂抹再多的朱红也无法掩盖内心的愁苦,这使得他陷入深深的惆怅,不知如何才能调整自己的容颜以应对这愁苦的秋景。
最后,"花易老、烟水无穷",以花的凋零和水的无尽,寓言生命的短暂和世事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深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了宋词婉约深沉的艺术风格。
不详
宋朝赵延进之子,太平兴国二年,登进士第,官至户部郎中、直昭文馆
僧中何事最闻名,笔札高奇是梦英。
十八家书垂墨妙,一千年圣遇文明。
未将六籍重刊石,已驾三车到化城。
此日劳师相枉访,豁然襟抱慰平生。
卓茂当年政术优,治声终不似贤侯。
显幽一致施仁化,庙食中山卒未休。
天地分来万古多,鳌鱼背稳驾山河。
亭前见说高人钓,池上那闻渔父歌。
四面青峰环秀色,一湾绿水漾清波。
谁能掣断黄金索,终日持竿怎奈何。
骇浪吞舟脱巨鳞,结绳为网也难任。
纶乍放,饵初沉,浅钓纤鳞味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