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公懋对张俊墓的感慨之作。张俊,南宋名将,南渡后成为抗金重要将领。诗中通过对张俊墓地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感慨。
首联“湖山有骨葬重泉,惆怅青衣杳莫旋”以“湖山”象征张俊的功绩与牺牲,其英魂深埋于地下,令人感伤。青衣,古代丧服的颜色,此处暗指逝者,表达对张俊离世的哀悼之情。
颔联“偏业复成南渡日,中原无复北归年”回顾了张俊在南宋南渡时期的重要贡献,同时也暗示了中原地区在金兵入侵后的不可逆转的悲剧命运,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深深忧虑。
颈联“荒凉古寝颓秋雨,零落残碑湿暝烟”描绘了墓地的荒凉景象,秋雨中的古墓显得更加凄凉,残破的石碑被暮色和烟雾笼罩,进一步强化了哀伤的氛围。
尾联“武穆坟头春满树,时时箫鼓庙门前”以张俊的庙宇为例,尽管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但庙门前却时常响起箫鼓之声,这既是对张俊英勇事迹的纪念,也暗含了对英雄虽逝,但精神永存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张俊墓地的景象,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与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