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阖闾城下漏声残,别愁千万端。
蜀笺书字报平安,烛花和泪弹。
无一语,只加餐,病时须自宽。
早梅庭院夜深寒,月中休倚栏。
这首清代项鸿祚的《阮郎归·吴门寄家书》描绘了一幅离人思乡的画面。开篇“阖闾城下漏声残”以漏壶滴水声暗示深夜,暗含离别后的孤寂与时间的流逝。"别愁千万端"直接抒发了主人公深深的离愁别绪,愁绪繁多且难以言表。
接下来,“蜀笺书字报平安”表达了对家人的牵挂与问候,通过蜀地特产的信纸传达平安的信息,但“烛花和泪弹”则透露出写信时的感伤,泪水滴落在烛火上,烛光摇曳,更显凄凉。这里的情感表达细腻而深沉。
“无一语,只加餐”是劝慰家人的话语,虽然不能当面诉说,只能在信中叮嘱他们保重身体,多吃点,体现出对亲人的关爱。同时,这也是诗人自我安慰的一种方式,告诉自己在病中也要尽量宽慰自己。
最后两句“早梅庭院夜深寒,月中休倚栏”以景结情,早梅在寒冷的夜晚开放,月光下庭院寂静,诗人借景寓情,表达出自己在异乡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同时也提醒家人不必过于忧郁,应保持乐观,不要在月夜凭栏远眺,以免增添愁绪。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节描绘和景物渲染,展现了离人对家的深深眷恋和生活的无奈,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不详
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阑珊心绪,醉倚绿琴相伴住。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
繁笙脆管,吹得锦屏春梦远。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
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调入苍梧斑竹枝,潇湘渺渺水云思。
听来记得华清夜,疏雨梧桐独坐时。
草绿清池水面宽,终朝阁阁叫平安。
无人能脱征徭累,只有青蛙不属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