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夜雨中的静谧景象,诗人顾允耀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充满情感与意境的画面。
首句“云拖冥色上孤城”,以“云”、“冥色”、“孤城”三个意象,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孤寂的氛围。云层仿佛拖着夜色,缓缓上升至一座孤独的城池之上,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
接着,“卧听空阶漏四更”,诗人躺在寂静的台阶上,倾听时间的滴答声,时针指向四更,夜已深沉,四周一片寂静,只有时间的流逝声在耳边回响,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静谧感。
“何似连床听夜雨,相将疏竹助秋声。”诗人想象与友人在同一张床上,共同聆听窗外的夜雨,疏竹的摇曳声与雨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动人的秋夜交响乐。这种情境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窥人饥鼠惊还堕,伴榻残灯耿未明。”深夜里,一只饥饿的老鼠悄悄探头,被突然的声响吓退,跌落下来,而陪伴在榻边的残灯,依旧微弱地照亮着黑暗,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真实感。
最后,“言念伊人隔江水,萧萧落叶纸窗鸣。”诗人思绪飘向远方,想起那隔着江水的亲人或友人,此时此刻是否也在经历相似的夜晚。落叶在纸窗上发出的沙沙声,仿佛是远方传来的回应,增加了诗中情感的深度与广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友情的怀念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