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五月下作

明月今又来,延月山窗开。

暗室如白昼,清辉洗尘埃。

篱落空庭影,亭亭松与梅。

挥毫染素翰,一字倾一杯。

昔人秉烛游,岂欲登蓬莱。

蓬莱在方寸,洒扫上琼台。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鉴赏

此诗《九月十五月下作》由清代诗人顾云阶所作,描绘了一幅月夜下的静谧景象,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首句“明月今又来”,以“明月”为引子,点出主题,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永恒。接着“延月山窗开”,描绘了诗人打开窗户,迎接月光的情景,营造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接下来的“暗室如白昼,清辉洗尘埃”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月光的明亮与纯净,仿佛能洗净心灵的尘埃,带来内心的宁静与清明。

“篱落空庭影,亭亭松与梅”描绘了月光下庭院中的景色,松树与梅花在月色中显得格外高洁,象征着诗人追求的高雅品格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最后,“挥毫染素翰,一字倾一杯”则展现了诗人的创作状态,通过文字表达情感,每一字都如同美酒般醇厚,寓意着诗人的作品如同佳酿,值得细细品味。

“昔人秉烛游,岂欲登蓬莱”引用古人手持蜡烛夜游的故事,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虽身处现实,但心怀理想,渴望达到精神上的逍遥境界。“蓬莱在方寸,洒扫上琼台”则是对内心世界的比喻,意味着真正的仙境就在心中,只要心灵纯净,就能达到理想的境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高洁品格的追求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自然与人文、现实与理想的交融之美。

收录诗词(2)

顾云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阖闾城

旧国湖山出霸才,锦帆曾领水犀来。

龙蛇魏阙悬青汉,麋鹿荒宫闭绿苔。

射日金鳞秋欲落,乘潮白马昼空回。

倾城自古留长策,一笑从教雉堞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泰伯墓

皇山断矗丰碑卧,再拜重寻古棘门。

岂有衣冠藏冥漠,尚余弓剑禅乾坤。

天空祀庙蛟龙入,岁晚郊原雨露繁。

陵寝只今俱寂寞,一杯谁并让王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桐花自注:鸭城别业盛开,旧题已忘其半,因足成之

始华曾记暮春时,五月香风着地吹。

金井倚来添别恨,绣帘垂下说相思。

衰翁漫忆琅玕实,小凤先巢翡翠枝。

非雾非花劳想象,道家装束最相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桂枝香.香梅亭看桂

小山横簇。看淡日烘云,堆满金粟。

闲倚青红庭院,晴飘轻馥。

深丛占断三秋景,倒芳樽、细倾千斛。

零蝉犹咽,啼蛩乍起,晚风摇绿。更旖旎睡魂初足。

共兔影蟾光,一生相逐。袖满天香,肯把翠眉微蹙。

红牙小板凉州管,且偷翻、桂枝新曲。

露浓人悄,玉京吹下,向花间宿。

形式: 词牌: 桂枝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