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其二)

松撼涛声万壑风,桃花随涧落飞红。

明朝试听丝桐去,只恐云山无路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水间静谧而壮丽的自然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松撼涛声万壑风”,以“松”为引子,生动地描绘了山林中松树在风中摇曳的情景,仿佛能听到万壑间的风声与涛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雄浑而又宁静的氛围。这里的“松”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而“涛声万壑风”则暗示了大自然的磅礴力量和无穷魅力。

次句“桃花随涧落飞红”,转而聚焦于春天的美景。桃花随着山涧的流水飘落,如同飞舞的红霞,既展现了春日的生机勃勃,也寓意着生命的短暂与美丽。这一句通过“桃花”与“涧水”的结合,将视觉与听觉巧妙融合,使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后两句“明朝试听丝桐去,只恐云山无路通”,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忧虑。他想象着第二天前往山中,聆听丝竹之声,享受音乐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然而,“只恐云山无路通”一句,又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愁,似乎预示着前路的未知与挑战,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以及面对自然时的谦逊与敬畏之心。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更蕴含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和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513)

谢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画(其三)

度涧穿云己倦行,林边久听午鸡鸣。

书声只在茅堂上,深掩衡门未出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题画(其四)

树绕村前苔满径,山如罨画水拖蓝。

田家社散春风里,相送柴门日又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逢陈弓秀才

独坐清溪野水滨,岁寒逢友胜逢春。

还家故旧如相问,老我京华白发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题画马二首(其一)

何处归来汗未乾,柳边牵引卸金鞍。

九郊苜蓿生应遍,饱食长怀补报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