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关二首(其一)

水宿烦津吏,山行信馆人。

度关车踯躅,入谷马逡巡。

石戴泥中辙,风惊塞外尘。

忧时非肉食,华发为谁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与复杂心情。首句“水宿烦津吏”写出了舟行渡水时,官吏的忙碌与劳顿,暗示了旅途的不易。接着“山行信馆人”则转而描述了山路崎岖,旅店稀少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行路之难。

“度关车踯躅,入谷马逡巡”两句,通过“车踯躅”和“马逡巡”的形象描绘,生动地展现了车辆在狭窄险峻的关卡前缓慢前行,马匹在深谷中犹豫不前的场景,将旅途的艰难与危险表现得淋漓尽致。

“石戴泥中辙,风惊塞外尘”则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道路的泥泞与环境的荒凉,以及风沙的肆虐,营造出一种苍茫辽阔的边塞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不安。

最后,“忧时非肉食,华发为谁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时局的忧虑,并非只关注个人荣华富贵,而是为国事操心,因此白发苍苍,不知为谁而新。这句诗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是全诗情感的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艰辛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元末明初社会动荡背景下,文人士大夫的忧国忧民之情,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收录诗词(179)

陈基(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今属张家港市)。元末江南著名文人,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溍。元末大乱,群雄纷起,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闻其名,召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参其军事,张士诚称王,授内史之职,后迁学士院学士。军旅倥偬,飞书走檄多出其手。朱元璋平吴,爱其才,召之参与《元史》的纂修工作,书成后赐金而还,卒于常熟河阳里寓所。能文善书,写的诗也有不少是反映张士诚起义军生活。明史有传。著有《夷白斋稿》35卷,内诗1卷,文24卷,又外集诗、文各1卷

  • 字:敬初
  • 籍贯:台州临海(今属浙江)
  • 生卒年:1314-1370

相关古诗词

函关二首(其二)

万里西游客,归期趁早鸿。

涧泉明晓练,山果落秋红。

鸟度烟岚外,人行泥淖中。

前途逢驿使,立马问关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泽国长云雨,春山半有无。

江源起巴蜀,地势控荆吴。

客舍依鲛馆,蛮商杂贾胡。

明时方利涉,吾道未乘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久雨

久雨妨农事,那堪夜复晨。

云浮沧海日,花误洞庭春。

行路悲游子,匡时仰大臣。

未甘栖遁迹,霄汉有通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徐州

日上彭城独倚楼,关河迢递水空流。

不因跃马江东去,安得歌风沛上游。

草带虞姬亡日泪,山馀亚父病时愁。

如何舞罢鸿门剑,不向咸阳一少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