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雨

久雨妨农事,那堪夜复晨。

云浮沧海日,花误洞庭春。

行路悲游子,匡时仰大臣。

未甘栖遁迹,霄汉有通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久雨》由元末明初诗人陈基所作,通过描绘连绵不绝的雨水对农事的阻碍,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社会与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国家治理的忧虑。

首联“久雨妨农事,那堪夜复晨”,开篇即点明主题,连绵的雨水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更让农民在日夜之间都感到困扰。接着,“云浮沧海日,花误洞庭春”两句,以自然景象的变换隐喻社会的动荡与变迁,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云层遮蔽了日光,花朵错过了春天,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被现实的阴霾所掩盖。

“行路悲游子,匡时仰大臣”则将视角转向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游子在外漂泊,心中满是忧愁;而大臣作为国家的栋梁,肩负着匡正时弊、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的重任。这里既有对游子离乡背井的同情,也有对大臣责任重大的期待。

最后,“未甘栖遁迹,霄汉有通津”表达了诗人对逃避现实的不满,同时也暗示了对于解决困境、实现理想之路的坚信。即使面对重重困难,也不愿放弃追求,相信总有光明的道路可以通向希望与变革。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既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也体现了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179)

陈基(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今属张家港市)。元末江南著名文人,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溍。元末大乱,群雄纷起,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闻其名,召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参其军事,张士诚称王,授内史之职,后迁学士院学士。军旅倥偬,飞书走檄多出其手。朱元璋平吴,爱其才,召之参与《元史》的纂修工作,书成后赐金而还,卒于常熟河阳里寓所。能文善书,写的诗也有不少是反映张士诚起义军生活。明史有传。著有《夷白斋稿》35卷,内诗1卷,文24卷,又外集诗、文各1卷

  • 字:敬初
  • 籍贯:台州临海(今属浙江)
  • 生卒年:1314-1370

相关古诗词

徐州

日上彭城独倚楼,关河迢递水空流。

不因跃马江东去,安得歌风沛上游。

草带虞姬亡日泪,山馀亚父病时愁。

如何舞罢鸿门剑,不向咸阳一少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江上客舍

晓来江上雨濛濛,烟火萧条客舍中。

风急最怜巢幕燕,春寒犹滞寄书鸿。

纷纷洲渚鱼盐聚,历历东南贡赋通。

万里乾坤一羁旅,浊醪今夕与谁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江月楼

中天楼阁郁嵯峨,良夜其如水月何。

雪浪远从三峡至,露华偏傍九霄多。

道人宴坐修禅观,游子登临听棹歌。

曾是水晶宫里客,倚阑来此重婆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轘辕

远游重到洛阳城,又向登封道上行。

路入轘辕秋更险,云收太室雨初晴。

千重灌木漫山碧,百道飞泉绕涧鸣。

欲访巢由渺何许,空馀颍水照人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