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岐山

西行终日雨冥濛,隐约岐山入望中。

周室馀民犹穴处,雍郊旧俗重农功。

远离狄难从姜女,肇造王基自古公。

凤去桐枯何处问,离离禾黍起秋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过岐山》由明代诗人郑岳所作,描绘了西行途中雨雾蒙蒙的景象,以及对岐山的遥望。诗中蕴含的历史与自然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明的追思。

首联“西行终日雨冥濛,隐约岐山入望中”,开篇即以雨天行旅的氛围渲染出一种朦胧之美,岐山在雨雾中若隐若现,勾勒出一幅静谧而深远的画面。这一联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探索未知的勇气。

颔联“周室馀民犹穴处,雍郊旧俗重农功”,转而聚焦于历史背景。周室衰微之时,百姓仍坚守穴居的传统生活,而雍郊地区则依旧遵循着古老的农耕习俗。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社会变迁中的坚守与传承,体现了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尊重和怀念。

颈联“远离狄难从姜女,肇造王基自古公”,进一步将视角转向历史人物与事件。这里提到的是姜女与古公亶父的故事,他们分别代表了坚韧不拔的女性形象和开创基业的先祖。这一联通过姜女与古公的典故,表达了对英雄人物及其贡献的敬仰,同时也反映了历史进程中个人与时代的紧密联系。

尾联“凤去桐枯何处问,离离禾黍起秋风”收束全诗,以自然界的季节更替象征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凤凰离去,梧桐枯萎,禾黍在秋风中摇曳生长,这些意象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历史兴衰、人事代谢的感慨。最后一句“离离禾黍起秋风”以生动的场景结束,寓意深刻,给人以思考的空间。

整体而言,《过岐山》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与历史的交织,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追忆与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历史人文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316)

郑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江西左布政使。宁王朱宸濠夺大量民田,民立寨自保,宸濠欲加兵,岳持不可。后为李梦阳所讦,夺官为民。世宗即位,起抚江西。旋召为大理卿,陈刑狱失平八事,迁兵部左侍郎。后乞休归。有《莆阳文献》、《山斋集》

  • 字:汝华
  • 籍贯:福建莆田

相关古诗词

过汧阳

湿雾经旬淹白日,晴峰今日倚丹霄。

颓坡荷锸开榛径,缺岸横槎接野桥。

玉节北来鸿信断,金城西去马蹄遥。

汧阳县郭居人少,风露高秋夜寂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谒岳武穆王祠

十二金牌一日催,三军恸哭捲旗回。

马前果中书生计,河上深孤父老来。

开辟乾坤无此变,古今成败有馀哀。

皇明尽复中原土,地下忠魂亦快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内廷读卷

彤廷昼永午风恬,冉冉游丝罥画檐。

绮席骈蕃颁内宴,麻衣鲜㓗对宸严。

殿前梦笔状元策,日下祥云太史占。

三十年前曾滥试,白头供事愧重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经筵秉烛

北极星精午夜悬,周庐剑佩候朝天。

烟开曙色明驰道,月带灯光照御筵。

灾祲每消修政后,枢机端系格心前。

万方行睹虞廷化,一曲薰风入五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