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刘太保

常爱鲁仲连,退身得其趣。

不知鸱夷子,更入五湖去。

云霞恣摇曳,鸿鹄无低翥。

万里天地空,清飙在平楚。

藏名向宠节,辞疾去公务。

夜尽醉弦歌,日高卧烟树。

岂嗤生前乐,千载自垂裕。

论道复论功,皆可黄金铸。

形式: 古风

翻译

常常羡慕鲁仲连,能淡泊名利找到真意。
不了解鸱夷子,还能隐入五湖之间。
云霞自由摇曳,鸿鹄高飞不低翔。
天地间万里空旷,清风吹拂楚地平原。
隐匿名声享受尊荣,借口病疾辞去公职。
夜晚沉醉于弦歌之中,日高时分躺在烟雾缭绕的树下。
哪里会嘲笑生前的乐趣,千年之后自然留下深远的影响。
谈论道德又谈论功绩,都值得用黄金来铸造铭记。

注释

鲁仲连:战国时期的名士,以智勇和不图名利著称。
鸱夷子:指范蠡,春秋时期越国大夫,助越王勾践灭吴后,化名鸱夷子皮,泛舟五湖,隐居避世。
五湖:古代对太湖的别称,也泛指江河湖泊,此处指隐居之地。
鸿鹄:大雁和天鹅,象征高远的理想和志向。
平楚:平野,广阔的田野。
宠节:尊荣的节操,这里指官场的荣耀。
辞疾:以生病为由辞职。
垂裕:流传后世,给后人留下美好的名声或遗产。
论道:讨论儒家的道德哲学。
论功:评价一个人的功业或贡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古代隐逸鲁仲连的向往和赞赏。鲁仲连以其超脱世俗的态度退身隐居,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趣味。诗中提到的“鸱夷子”则是比喻更加深入山林的隐逸之人。在这首诗里,“云霞恣摇曳,鸿鹄无低翥”描绘了一种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景象和心境。接着“万里天地空,清飙在平楚”则是对广阔自然美景的描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豁然开朗。

“藏名向宠节,辞疾去公务”显示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之情,而选择隐居以保持自己的清白名节。最后两句“夜尽醉弦歌,日高卧烟树”,则是对隐逸生活中的一种悠闲自得的情景描写,这种生活让诗人感到前世的快乐仿佛又回到了身上。

整首诗通过对鲁仲连隐居生活的描绘,以及个人对于功名和道德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清净无为的向往。这种情感和理念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是许多文人墨客所追求的理想状态。

收录诗词(37)

司马扎(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里贯均未详。曾登进士第,有诗名,与储嗣宗友善。著有《司马先辈集》,《全唐诗》

  • 生卒年:847~858

相关古诗词

送孔恂入洛

洛阳古城秋色多,送君此去心如何。

青山欲暮惜别酒,碧草未尽伤离歌。

前朝冠带掩金谷,旧游花月经铜驼。

行人正苦奈分手,日落远水生微波。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送进士苗纵归紫逻山居

汝上多奇山,高怀惬清境。

强来干名地,冠带不能整。

常言梦归处,泉石寒更静。

鹤声夜无人,空月随松影。

今朝抛我去,春物伤明景。

怅望相送还,微阳在东岭。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效陶彭泽

一梦倏已尽,百年如露草。

独有南山高,不与人共老。

尊中贮灵味,无事即醉倒。

何必鸣鼓钟,然后乐怀抱。

轻波向海疾,浮云归谷早。

形役良可嗟,唯能徇天道。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蚕女

养蚕先养桑,蚕老人亦衰。

苟无园中叶,安得机上丝。

妾家非豪门,官赋日相追。

鸣梭夜达晓,犹恐不及时。

但忧蚕与桑,敢问结发期。

东邻女新嫁,照镜弄蛾眉。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