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端上人南归

相寻如有事,独去似无依。

海内山游遍,江边寺始归。

题诗当路少,乞食入城稀。

肯学寻常辈,忙忙为紫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如果有事要找我,独自出门仿佛无所依靠。
我已游历过国内的名山大川,现在才回到江边的寺庙。
在路上题诗的人很少,进城乞讨更是罕见。
我不愿像普通人那样忙碌,只为追求那身紫色官服。

注释

相寻:寻找。
独去:独自离开。
无依:没有依靠。
海内:全国。
山游遍:游历过所有名山。
江边寺:江边的寺庙。
题诗:题写诗篇。
当路:显眼的地方。
乞食:乞讨食物。
寻常辈:普通人。
紫衣:紫色官服,代指官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野所作的《送端上人南归》。诗中描绘了送别僧人端上人独自南归的情景。首句“相寻如有事”,表达了诗人与端上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对他的关心,似乎是因为有重要的事情才相寻;然而第二句“独去似无依”则揭示了上人离去后的孤独感,暗示了离别的不舍。

接下来,“海内山游遍,江边寺始归”描绘了端上人游历四方、遍览名山大川的生活,如今即将回到江边的寺庙,结束了这段旅程。这两句体现了上人的洒脱与修行生活的丰富经历。

“题诗当路少,乞食入城稀”进一步刻画了上人的清贫生活和淡泊名利的态度,他很少在繁华的道路上题诗,进城乞食也是稀有的行为,表现出他对世俗生活的疏离。

最后两句“肯学寻常辈,忙忙为紫衣”,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上人不追求世俗荣华,甘愿过简单修行生活的敬佩和羡慕。"紫衣"通常指官服,这里暗指世俗的功名,上人不愿如常人般忙于追求这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端上人超脱尘世、淡泊名利的僧人形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欣赏和向往。

收录诗词(395)

魏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 字:仲先
  • 号:草堂居士
  • 籍贯:陕州陕县
  • 生卒年:960—1020

相关古诗词

送臧奎之宁州谒韩使君

路远邠郊外,严冬去若何。

时平防贼少,山险下驴多。

塞色晴犹惨,蕃音译尚讹。

贤侯虽礼待,陟屺愿频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送薛奎殿院赴阙

谪监陕郡滞贤才,清雪忻将紫诏开。

缓步未亲龙扆去,回车愿拥隼舆来。

辞蒙得得过三径,送合迢迢到柏台。

秋霁山川行色好,乘骢策蹇恨难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薛端公赴右蜀均输兼呈司理刘大著二首(其二)

旌旆悠悠出陕时,白头人送倍依依。

蜀川尚忆蒲芦政,蛮洞先惊獬豸威。

祖席香浓花未老,行厨味简笋初肥。

公馀若荐相如赋,郫县梅仙好发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薛端公赴右蜀均输兼呈司理刘大著二首(其一)

金鱼新跃绣衣边,暂委均输出剑关。

九折路危骢马怯,一方尘静木牛闲。

诸侯迎送威风下,赤子歌谣喜气间。

更羡锦城刘大著,海棠花里恣追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