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薛端公赴右蜀均输兼呈司理刘大著二首(其二)

旌旆悠悠出陕时,白头人送倍依依。

蜀川尚忆蒲芦政,蛮洞先惊獬豸威。

祖席香浓花未老,行厨味简笋初肥。

公馀若荐相如赋,郫县梅仙好发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旗帜飘摇离开陕地时,白发老者依依不舍相送。
蜀地的人们还怀念蒲芦的善政,边远部落已先被獬豸般的威严震慑。
饯别宴上花儿正盛,菜肴虽简单但笋子新鲜肥美。
公务之余如能吟诵相如的辞赋,郫县的梅仙定会赞赏并发扬光大。

注释

旌旆:旗帜。
陕:古代省份名,今陕西。
蒲芦政:比喻清明的政治,如蒲芦般轻盈洁净。
獬豸威:獬豸,传说中的神兽,象征公正,这里指公正的威严。
祖席:饯行酒宴。
行厨:路上的厨房。
相如赋:司马相如的辞赋,如《子虚赋》等。
郫县梅仙:可能是指有才华的文人,以郫县(今四川成都附近)为籍贯或与之相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野为送别薛端公前往蜀地任职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眷恋和对薛公才能的赞赏。首联描绘了送别的场景,"旌旆悠悠出陕时"写出了队伍行进的壮观与离别的感伤,"白头人送倍依依"则展现出年长者对故人的不舍之情。

颔联通过蜀川百姓对薛公的记忆和蛮洞对他的敬畏,展现了薛公在蒲芦等地施政的成效和威望,"尚忆"和"先惊"两词,既体现了当地民众的认可,也寓含了诗人对薛公治理能力的肯定。

颈联通过"祖席香浓花未老",描绘了饯行宴会上的热闹与温馨,以及"行厨味简笋初肥",暗示了旅途中的简朴生活,但又富有生活气息。

尾联以"公馀若荐相如赋",期望薛公在闲暇之余能欣赏如司马相如般文采斐然的作品,"郫县梅仙好发挥"则借郫县的梅仙典故,鼓励薛公在蜀地继续发扬光大自己的才学,寓意深远。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既表达了对薛端公的祝福,也寄寓了对薛公政绩的期许,具有深厚的友情和对人才的赞美。

收录诗词(395)

魏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 字:仲先
  • 号:草堂居士
  • 籍贯:陕州陕县
  • 生卒年:960—1020

相关古诗词

送薛端公赴右蜀均输兼呈司理刘大著二首(其一)

金鱼新跃绣衣边,暂委均输出剑关。

九折路危骢马怯,一方尘静木牛闲。

诸侯迎送威风下,赤子歌谣喜气间。

更羡锦城刘大著,海棠花里恣追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送蹇藏用之平阳

蜀客贫游晋,山川木落空。

军闲无虏寇,俗俭有尧风。

雁急长天外,驴迟落照中。

圣君方选士,莫便叹途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送蹇藏用省兄

迢递西南路,山多水莫穷。

波涛千里远,风雪一船空。

海兽形难识,蛮僧语不通。

此行忘险阻,义与在原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送魏庄赴举

再战去何如,羸僮逐蹇驴。

路贫多捧刺,学富少担书。

已念离家晚,仍忧取事疏。

西风酒旗下,欲别更踌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